面向对象设计实现OOelevator傻瓜电梯控制系统

下载需积分: 44 | RAR格式 | 675KB | 更新于2025-02-02 | 112 浏览量 | 4 下载量 举报
1 收藏
在分析给定文件信息后,我们可以提取以下知识点: ### 知识点一:面向对象编程(OOP) 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编程范式,它使用“对象”来设计软件。对象可以包含数据(也称为属性),以及代码(称为方法)。在“OOelevator傻瓜电梯”这个项目中,设计者需要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设计电梯控制系统。这意味着首先需要定义电梯系统中的各种对象,例如: - **电梯(Elevator)**: 包含属性如当前楼层、目标楼层、电梯状态(上升、下降、等待)、内部容量等。还应该包含方法来移动电梯、打开和关闭门、接收指令等。 - **按钮(Button)**: 每个楼层的上行和下行按钮,可以触发电梯的移动指令。 - **请求(Request)**: 乘客按下的按钮产生一个请求,请求需要被电梯控制系统处理。 - **调度器(Scheduler)**: 决定电梯响应哪个请求的组件,它按照某种策略(如最短路径、先到先服务等)来调度电梯运行。 ### 知识点二:电梯调度算法 电梯调度是决定电梯如何响应不同楼层的请求的算法。在该项目中,设计者需要实现至少一种调度算法,并可能需要比较不同算法的效率和响应时间。常见的电梯调度策略包括: - **先到先服务(FCFS)**: 电梯按照请求到达的顺序进行响应。 - **最短路径优先(SPF)**: 电梯优先响应离当前所在楼层最近的请求。 - **电梯算法(SCAN)**: 电梯在上行和下行之间切换,类似于磁盘驱动器的扫描。 - **LOOK调度**: 类似于SCAN,但电梯在没有必要移动到当前方向的最后一个请求后,会改变方向。 ### 知识点三:Java模拟实现 模拟是一种常用的测试和展示程序逻辑的技术,尤其适用于复杂系统。在这个项目中,使用Java语言进行模拟意味着设计者需要掌握: - **Java基础**: 包括Java语法、类和对象的创建、接口和继承等面向对象的特性。 - **Java集合框架**: 使用列表(List)、队列(Queue)等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请求和状态。 - **多线程编程**: 因为电梯控制系统是并发的,需要使用Java的多线程功能来模拟电梯的并发运行和调度。 - **文件操作**: 如果项目需要记录电梯运行数据,还需要掌握Java文件I/O操作。 ### 知识点四:项目文件分析 项目文件列表中包含的文件对于理解项目的具体要求和期望输出至关重要。通过分析这些文件: - **OO第02次作业指导书V1.2.pdf**: 这个文档很可能是项目的详细指南,包括了项目要求、评分标准、交付物以及项目的具体实现指导。 - **简单电梯公测集**: 这个文件可能包含了测试电梯系统时使用的场景集或测试用例,用以验证电梯调度逻辑的正确性和效率。 - **Final_OOelevator**: 这个文件可能是项目的最终交付物,应该是完整的电梯控制系统,包含所有必需的类、方法以及主程序入口。 总结以上内容,该项目要求设计者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模拟实现一个单部电梯的运行控制系统,实现包括电梯基本操作、响应用户请求、采用电梯调度算法以及通过Java编程语言来完成系统的模拟实现。设计者需要仔细研究作业指导书来确保完全理解要求,并根据提供的测试集来验证电梯系统的正确性和性能。最终交付的项目应该是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化、结构清晰的电梯模拟系统。

相关推荐

filetype
用面向对象方法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实现满足下述要求的一个高层建筑电梯活动 仿真程序。 问题域概述 某国际展览中心共 40 层,设有载客电梯10 部(用E0~E9 标识)。 限定条件 (1) 电梯的运行规则是: E0、E1:可到达每层。 E2、E3:可到达1、25~40 层。 E4、E5:可到达1~25 层。 E6、E7:可到达1、2~40 层中的偶数层。 E8、E9:可到达1~39 层中的奇数层。 (2) 每部电梯的最大乘员量均为K 人(K 值可以根据仿真情况在10~18 人之间确定)。 (3) 仿真开始时,各电梯随机地处于其符合运行规则的任意一层,为空梯。 (4) 仿真开始后,有N 人(0<N<1000)在M 分钟(0<M<10)内随机地到达该国际 展览中心的1 层,开始乘梯活动。 (5) 每位乘客初次所要到达的楼层是随机的,令其在合适的电梯处等待电梯到来。 (6) 每位乘客乘坐合适的电梯到达指定楼层后,随机地停留10-120 秒后,再随机 地去往另一楼层,依此类推,当每人乘坐过L 次(每人的L 值不同,在产生乘客时随机地 在1~10 次之间确定)电梯后,第L+1 次为下至底层并结束乘梯行为。到所有乘客结束乘梯 行为时,本次仿真结束。 (7) 电梯运行速度为S 秒/层(S 值可以根据仿真情况在1~5 之间确定),每人上下时 间为T 秒(T 值可以根据仿真情况在2~10 之间确定)。 (8) 电梯运行的方向由先发出请求者决定,不允许后发出请求者改变电梯的当前运 行方向,除非是未被请求的空梯。 (9) 当某层有乘客按下乘梯电钮时,优先考虑离该层最近的、满足条件(8)、能够 最快到达目标层的电梯。 (10) 不允许电梯超员。 开发结果的行为特征 (1) 产生事件的周期为1 秒,每次可产生0 个或多个事件。 (2) 各随机事件由互不相关的伪随机数发生器决定。 (3) 设计一个易于理解的界面,动态显示各梯的载客与运行情况,动态显示各楼层 的人员停留情况与要求乘梯情况;动态显示从仿真开始到目前的时间。 (4) 显示时用应表示出不同的乘客及其当前所要求去往的楼层。例如,12-32 表示标 识为12 的乘客要求去往32 层。 (5) 统计各梯的运行与空闲时间;统计各人发出乘梯要求后的等待时间;仿真结束 后显示这些时间。 (6) 参数K、N、M、S、T 应从命令行输入。 (7) (选做)考虑有些乘客(随机决定)携带的物品体积较大,需占用1~2 人的电 梯空间(随机决定),且上下梯的时间比其他乘客长一倍的情况,再进行相应的仿真(注意, 不是所有的乘客都携带较大体积的物品)。这时,显示乘客及所去往的楼层时要能够识别出 是否携带了较大体积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