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参加CodeBuddy「首席试玩官」内容创作大赛,本文所使用的 CodeBuddy 免费下载链接:腾讯云代码助手 CodeBuddy - AI 时代的智能编程伙伴
灵感来源:我想要一个「会读心」的调色板
那天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能做一个既能反映用户情绪,又能自动生成配色的网页工具?于是我提出了一个非常理想主义的想法:制作一个名为「MoodPalette 心情调色盘」的 Web 应用。用户只需滑动色带,根据自己的心情偏好选个颜色,然后应用就自动展示一组配色、生成 CSS 渐变代码,甚至还送上一句温柔的话。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变色背景”页面,我希望它能有柔和梦幻的视觉,具备细腻的交互,甚至带点冥想感。于是我向 CodeBuddy 抛出了这个需求,它没有提出任何建议,也没有让我先做设计稿或写功能清单,而是直接开始动手开发。
项目起步:结构清晰,一步步铺展开来
CodeBuddy 首先检查了我的 UniApp 项目结构。它发现我已经初始化好了基本项目,包括 pages/index
页面、App.vue
和 main.js
等文件。接着,它自动开始梳理我这个想法所需的模块:
- 背景组件(带渐变和漂浮气泡)
- 顶部标题(渐变描边 + 居中)
- 滑动色带控件(代表不同情绪)
- CSS 渐变预览卡片(带复制按钮)
- 底部操作区(温柔心语 + 按钮动画)
每一个组件,CodeBuddy 都是按需创建,并细致到组件命名、样式位置、逻辑划分都井井有条。例如它为滑动色带单独建立了 components/ColorSlider.vue
,并将渐变预览卡片放入 GradientCard.vue
,最终保持了主页面结构的清爽。
细节打磨:渐变背景、漂浮气泡、毛玻璃都安排上了
我最初对背景效果要求很高,希望是一个全屏线性渐变,能根据用户选择的情绪色彩动态变换,还要加上缓缓上升的漂浮气泡,增强梦幻感。CodeBuddy 很快就实现了这一切。
它使用 CSS 实现气泡动画,定义了一组不同尺寸、透明度的泡泡,通过 animation: float
来控制漂浮速度和轨迹。与此同时,它还在 .main-container
上加入了毛玻璃效果,通过 backdrop-filter: blur(10px)
和半透明背景色,实现了一种“冰晶罩子”的操作区域,恰好能凸显渐变内容,又不过分跳脱。
情绪色带:交互顺滑,动画自然
在我看来,滑动选择控件是 MoodPalette 的核心。CodeBuddy 使用 Vue 的数据绑定,结合 touch 事件监听,实现了拖拽滑动选择。不同的滑动位置会触发 setGradient
方法,从而动态更新页面背景和卡片展示内容。
这条横向色带从“忧郁蓝”延伸到“活力橙”,每个节点都映射了一组渐变配色和情绪语句。色带滑动过程有自然的过渡动画,并能联动更新下方 CSS 代码区域,让我觉得非常丝滑。
渐变卡片:复制 CSS 一键完成,细节非常贴心
配色生成完后,最直观的展示就是那张渐变卡片了。CodeBuddy 构建的 GradientCard.vue
不仅拥有 hover 上浮 + 阴影加深的美学效果,还内置了点击复制功能——用户可以一键将 linear-gradient(...)
代码复制到剪贴板。
更有趣的是,卡片区域在切换配色时会有平滑缩放过渡,配合底部区域的“换一个”按钮动画,整体体验非常舒适。这种细节打磨的感觉,真的不像是简单生成的,而是像有个设计师在精雕细琢。
底部区域:温柔心语和风格切换按钮,是点睛之笔
页面最下方,CodeBuddy 放置了两句“意外之喜”——一句温柔的心情文案(例如“就让今天慢下来吧”),还有两个按钮:【复制 CSS】和【换一个】。更赞的是,它们都带有“呼吸”动效,按下会有缩放波纹反馈,点击感很好。
甚至,我还加了一个“风格切换”按钮,可以一键从玻璃拟态风切换成粗体现代风格,CodeBuddy 很自然地实现了 toggleStyle
方法,切换全局样式类名。
技术之外,更多的是温柔体验
说到底,MoodPalette 不是一个纯粹展示 CSS 的工具,而更像是一个小小的治愈角落。它能陪你选颜色、听心情,还能送你一句不喧哗的安慰。我没想到 CodeBuddy 能把我的这个想法落实得这么完整,甚至让我都想把它做成一个小程序分享给朋友。
从文件结构,到组件划分,再到交互动画、性能优化,CodeBuddy 都没有敷衍了事。每次我只是简单提出需求,它都能准确理解并直接完成,甚至主动优化许多我没注意到的细节。
结语:CodeBuddy 的代码让我安心,也让我敬佩
整个 MoodPalette 项目的实现,几乎没有一行是我手动敲的。所有结构、逻辑、样式都是由 CodeBuddy 主动完成,它像一个真正理解我意图的搭档,不仅速度快,而且逻辑清晰、组件复用合理,CSS 动画简洁高效,代码风格统一又不啰嗦。
我特别喜欢它对动效细节的处理方式,比如渐变的平滑过渡、按钮的 scale 动效、卡片 hover 的轻浮感,这些都是让体验“灵动起来”的魔法。
可以说,有了 CodeBuddy,我才能这么轻松地从一个设想走向落地。如果你也在做一些“情绪化”的创意应用,不妨也试试它——它比你想象中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