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框架是Java并发编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提供了一些锁类,用于实现线程同步和互斥。其中,JUC(Java Util Concurrent)提供了一些常用的锁类,如ReentrantLock和ReadWriteLock。
ReentrantLock是一个互斥锁,也是一个可重入锁。它通过AQS(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实现,可以在同一时间点只被一个线程持有,但同一个线程可以多次获取该锁。每获取一次锁,AQS的state就加1,每释放一次锁,state就减1。这种机制可以避免线程死锁的问题。
ReentrantLock相比于Synchronized具有更灵活的特性:
- ReentrantLock提供了lock和unlock方法来进行加锁和解锁操作,相比于Synchronized更加灵活。
- ReentrantLock支持tryLock和lockInterruptibly等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锁的获取和释放。
- ReentrantLock可以选择公平模式和非公平模式,而Synchronized是非公平锁。
- ReentrantLock可以关联多个条件队列,而Synchronized只能关联一个条件队列。
下面是一个使用ReentrantLock的简单示例代码: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
public class LockExample {
private static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线程1获取锁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 -> {
lock.lock();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1 acquired the lock");
// 执行线程1的任务
} finally {
lock.unlock();
}
});
// 线程2获取锁
Thread thread2 = new Thread(() -> {
lock.lock();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 2 acquired the lock");
// 执行线程2的任务
} finally {
lock.unlock();
}
});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
}
这个示例中,两个线程分别获取了同一个ReentrantLock对象的锁,并执行各自的任务。注意在任务执行完毕后,要记得使用unlock方法释放锁。
ReentrantLock和Synchronized是Java中用于实现锁的两种机制,它们有以下区别:
-
实现方式:Synchronized是JVM隐式实现的,而ReentrantLock是Java语言提供的API。
-
公平性:ReentrantLock可以设置为公平锁,即按照线程请求锁的顺序来获取锁,而Synchronized不具备公平性。
-
代码块范围:ReentrantLock只能修饰代码块,而Synchronized可以用于修饰方法、修饰代码块等。
-
锁的获取和释放:ReentrantLock需要手动加锁和释放锁,即需要在代码中显式地调用lock()方法来获取锁,并在合适的位置调用unlock()方法来释放锁。而Synchronized不需要手动释放锁,当Synchronized修饰的代码块执行完毕或者发生异常时,会自动释放锁。
-
锁的可中断性:ReentrantLock提供了可中断的获取锁的方式,即可以通过lockInterruptibly()方法来获取锁,而Synchronized在获取锁时是不可中断的。
-
锁的可见性:ReentrantLock具备可见性,即一个线程在获取锁之前对共享变量的修改对其他线程是可见的,而Synchronized也具备可见性。
-
锁的状态获取:ReentrantLock可以通过tryLock()方法尝试获取锁,并返回是否成功获取锁的结果,而Synchronized无法直接获取锁的状态。
综上所述,ReentrantLock和Synchronized在实现方式、公平性、代码块范围、锁的获取和释放、锁的可中断性、锁的可见性以及锁的状态获取等方面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