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导论PART I.2 实现方法 2020-1-22

雷达导论专栏总目录链接:

https://blog.csdn.net/lightninghenry/article/details/111316938

大家好!先拜个早年!祝各位读者朋友鼠年大吉!恭喜发财!

今天我们接着讲第一篇的第二章—实现方法,第二章的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

2. 实现方法

  2.1 非相参脉冲雷达

  • 2.1.1同步器
  • 2.1.2调制器
  • 2.1.3发射机
  • 2.1.4双工器
  • 2.1.5天线
  • 2.1.6接收机防护装置
  • 2.1.7接收机
  • 2.1.8显示系统
  • 2.1.9天线伺服系统
  • 2.1.10供电
  • 2.1.11自动跟踪

  2.2 相参脉冲多普勒雷达

  • 2.2.1激振器
  • 2.2.2发射机
  • 2.2.3天线
  • 2.2.4接收机
  • 2.2.5信号处理器
  • 2.2.6数据处理器

  2.3 相参特性的开发利用

  • 2.3.1电扫雷达系统
  • 2.3.2低截获概率雷达
  • 2.3.3隐身飞机的隐身雷达
  • 2.3.4先进的处理技术

  2.4 总结


第二章作者给出了很多原理框图,对于雷达初学者非常有价值,先上一张古老的雷达系统框图,看看雷达系统最初都是由什么构成的。

大家了解一下即可,这里我解释两个东西,Synchronizer(同步器)和indicator(指示器),可能初学者会比较困惑。图中的indicator对应原文中的2.1.8 节Display system。指示器有3个作用1)显示接收回波;2)实现自动搜索和跟踪功能;3)提取目标的参数。而要实现这些功能必须有同步器的配合,比如使用延时测距时,就得知道什么时候发射的脉冲,才能知道雷达波的传输时间。所以,同步器通过不断产生短暂、间隔平均的脉冲串,对发射机与指示器的工作进行同步。下面介绍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视频信号。

这个概念当初困惑了我很久,首先雷达波处于不可见波段,可以肯定雷达的视频信号和我们生活中电视、摄像头中的视频信号不是一个东西,那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和实际生活中的视频信号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如果去谷歌百度都不一定能找得到解释,最多知道它在雷达信号处理过程中的哪一环节,可能你去问资深的雷达专家都不一定能给出它的出处。我们先不说它出处,我们先看看它在雷达信号处理过程的哪一环,下图是接收机的信号处理框图。

图中共有3个框框,从左往右依次是包络检波器、中频放大器、本地振荡器,最右边是天线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大家结合图2-2看,信号流从右往左,先混频到中频,然后进行放大和滤波,再进行提取包络处理,处理完毕得到了视频信号!所以这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视频信号就是中频信号放大后的包络。我以前对视频信号的理解也就到这里了,够用了,但是我仍然不知道它为什么叫视频信号,直到读了乔治.斯廷森先生的书。

检波器产生了正比于信号包络的输出电压,该信号类似于电视(是老式电视哈)中的图像信号,图像信号改变在显像管上绘出图像的电子束的强度。因此,检波器输出的信号又称为视频信号。在机载雷达、舰载雷达、地面雷达中,雷达系统是包含显示器的,所以如图2-2所示,视频信号最终也的确输出到了雷达显示屏上,视频信号的峰值就变为了屏幕上的亮点。

古老的雷达就介绍到这里,下面进入相参脉冲多普勒雷达。话不多说,先上图,F15战机的机载雷达!

可以看出该雷达还是机扫的,毕竟F15已经服役40多年了,该图可能是没升级前的F15。

图2-17和图2-2最大的不同是指示器不见了,多了信号处理器和数据处理器,并且数据处理器和各个组件之间有通信控制线。天线也变为了平板阵列天线,,这些都是雷达系统的进化,雷达的整体体积进一步缩小了,并且性能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很多现代雷达的基本框图都是这种形式。这里说明下雷达信号处理与雷达数据处理之间的关系,从图2-17可以看出,首先信号流是有先后关系的,所以雷达信号处理又叫预处理,雷达数据处理又叫后处理。

雷达信号处理主要完成目标的检测任务,如上图所示,对视频信号处理后得到目标的距离、速度、方位等信息;

数据处理则进一步对目标的点迹和航迹进行处理,预测目标未来时刻的位置,形成可靠的目标航迹,实现对目标的实时跟踪。另外数据处理一般还承担着对雷达系统的控制和检测功能。

它们两个共同组成了雷达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下图是信号处理器的实物图,由一堆接口和板卡组成,板卡内的核心处理器一般是FPGA和DSP,数据处理器也差不多也长这样,数据处理器的板卡上可能有CPU,用于跑实时操作系统。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和芯片的发展,它们两个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现在好多雷达其实就是一个处理机,完成所有的信号处理、数据处理以及通讯的功能。

最后,提一下电扫雷达,先上图,F117隐形飞机。

大家都知道雷达是飞机的眼睛,但是第一架F117为了隐身,竟然没有配雷达。。。原因就是当年的电扫雷达还不成熟,而机扫雷达的天线旋转起来就是个活靶子,所以索性不装。电扫雷达不用旋转,地面的雷达波可以反射到天上去,现在的隐身飞机上的雷达就都装电扫雷达了。

从这一期开始,开始出现很多缩写的专业词汇,这里附上一张常见的一些英文缩写的全称,也是出自《机载雷达导论》,这里面没有的我再给出解释。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lightninghenry/12117541

 

好了,下面进入章末的问题环节,下图是原书作者给出的扩展阅读。

本章作者提了5个问题,如下:

1. 非相参脉冲雷达和相参脉冲雷达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从上文中的图2-2和图2-17应当可以看出很多了,主要区别如下:

1)增加了雷达数据处理器;

2)增加了激励器,有的雷达叫微波源;

3)去除了同步器(其功能部分由激励器替代,主要由数据处理器替代);

4)去除了调制器(功能合并进发射机中);

5)去除了指示器(功能由信号与数据处理机替代)。

2. 除了发射机、接收机、天线和双工器外,雷达系统还需要哪些组件?

答:见2.2节的子标题和图2-17。

3. 除了上个问题中的组件外,实现自动跟踪还需要哪三个子系统?

答:1)要能识别出目标,最起码要在距离上分离出目标回波,这主要是数据处理机的事,老实雷达可能有一个专门的子系统干这个事;

2)波束要能持续照住目标区域,不能继续大范围扫描,可以使用单脉冲跟踪系统;

3)控制系统。

4.列举组成行波管的四个元件,并描述每个元件的功能。

答:行波管是发射机的核心部件,行波管的介绍在原书中为蓝色背景色内容,为辅助知识,这部分内容我们一概跳过,确有必要再讲。

5. 解释有源相控阵和无源相控阵雷达系统之间的区别。

答:这部分内容本期不作解答,后面会有专门的章节展开介绍,这里就放两张图,大家先有个概念即可。

上图是PESA(无源电扫阵列,又名无源相控阵)的示意图,下图是AESA(有源电扫阵列,又名有源相控阵)的示意图。

 

       本期内容到此结束,希望这次的疫情能够及早控制,肺炎能够快点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

       外出一定要带口罩,勤洗脸洗手,大家鼠年再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lightninghenry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