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数智化建设的不断深入,AI应用已经进入深水区,以DeepSeek为代表的生产力新基建越来越成熟和完善。AI正在重塑各行各业,从企业数字化转型,到传媒业的智能升级,再到政企服务的智慧化变革,科技创新是企业实现破局的关键。
2025年5月13日,由华为云和msup联合主办,广州市软件行业协会联合支持的企业快成长DeepSeek技术创新论坛在广州召开。来自华为云、中科院、珠海传媒、以及广州政企领域的技术专家和实践先锋聚到了一起,共同探讨AI技术与行业未来。
企业快成长DeepSeek技术创新论坛
01
让AI的种子在产业土壤中生根发芽
会议伊始,华为云领导做了精彩致辞,自2023年华为云与DeepSeek建立合作以来,持续推动技术生态共建。目前,华为昇腾云服务已全面适配DeepSeek V3、V2、V1等核心模型,双方联合打造了高效、安全、开放的AI解决方案,推动技术快速落地。
华为广东云销售伙伴发展部部长 闫光宓
在实践层面,DeepSeek大模型已在政务、医药、传媒等多个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例如,广州花都区通过华为云昇腾AI云服务,将DeepSeek大模型部署至新型工业化数字服务平台,助力企业智能化升级;东阳光药业则依托该方案接入集团知识库,加速医药研发创新;珠海传媒基于华为云平台,将DeepSeek融入自研“九章智算”系统,为市民提供更精准的本地化信息服务。
华为云将推出轻量化开发工具,进一步降低企业接入门槛,结合华为30余年行业经验,打造垂直领域解决方案。依托华为云AI底座,与伙伴共建“百模千态”应用生态,共同探索AI技术与产业融合创新的场景。
02
DeepSeek R1开启企业数智化新纪元
面对这场AI技术革命,企业究竟是观望等待,还是主动拥抱变革?DeepSeek R1将如何重构企业竞争力?在落地过程中又有哪些“坑”?深信服集团云事业群首席专家、中科院计算所资深专家李明宇,以《DeepSeek R1给企业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深入解读了国产大模型的技术突破与落地实践。
深信服集团云事业群首席专家、中科院计算所
资深专家李明宇
李明宇指出,大模型应用分为五个“段位”:基础部署、知识库构建、智能体开发、强化学习迭代和行业大模型深化。他强调,智能体需与人类协同工作,而非完全替代。企业落地AI过程中,权限管理、数据质量和提示词应用等方面是容易 “踩坑”的点,需要特别关注。
在案例分享中,李明宇提到,团队利用大模型解析企业遗留代码,帮助广东某制造业上市公司梳理数十万行代码的业务逻辑,为后续智能化转型奠定基础。他呼吁企业“即刻上车”,越早投入往往收获越大。
对于AI应用的效果评估问题,李明宇提出新思路:参考HR体系,关注“智商”而非绝对正确率,聚焦痛点赋能,释放最大价值。极具洞察的分享,赢得了与会者的阵阵掌声。
03
华为昇腾云:国产大模型与AI应用的“黑土地”
国产大模型与AI应用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算力底座、丰富的开发工具以及成熟的生态体系,当华为昇腾云与DeepSeek携手,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华为云专家给大家带来了《做好国产大模型的黑土地——华为昇腾云DeepSeek解决方案》的主题分享。
华为云专家
作为国产大模型领域的代表性合作案例,华为昇腾云与DeepSeek的深度融合,正为金融、零售、医疗、教育等行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在零售行业,DeepSeek应用于代码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预测、营销文案生成及智能客服;金融领域则聚焦风险管控,如信贷报告生成、法律文书分析等。其中,知识库是普适性场景,通过AI搜索,企业可将碎片化知识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华为内部使用盘古模型实现文档智能检索与表格生成,效率提升显著。此外,医疗行业的数字人科普视频、教育领域的智能批改与伴读机器人等案例,也展现了DeepSeek的多模态能力。
华为昇腾云为DeepSeek提供了全栈技术支持,从底层的昇腾芯片、并行计算框架,到上层的ModelArts开发平台,构建了自主可控的技术生态,并且提供了四种部署方案:裸金属算力、MaaS平台(适合中小企业按Token调用)、边缘云CloudPond(保障数据本地化),以及超节点集群CloudMatrix(支持千卡级推理),这些方案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企业的需求。
在金融、医疗等场景对安全、可用性、隐私保护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华为云很好的为这些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如:天虹集团通过DeepSeek实现AI导购与智能派单;东莞第八医院采用CloudPond方案,在本地机房部署昇腾云,确保医疗数据安全的同时,落地智能诊断助手等等。
华为昇腾云正在成为国产大模型的“黑土地”,携手生态伙伴,推动AI技术从“可用”向“好用”迈进,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04
传媒领域:AI助力业务更快一步
AI技术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千行百业开启创新发展的新大门,以传媒领域为例,从内容创作的智能化辅助,到传播渠道的精准分析与拓展,AI的身影无处不在。珠海传媒集团CTO、珠海传媒融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严海,给大家作了名为《从技术到场景应用,AI助力业务更快一步》的分享。
珠海传媒集团CTO、珠海传媒融创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严海
珠海传媒集团自主研发的AI大模型已通过国家备案,并拥有两项人工智能发明专利。在新闻生产领域,团队通过结合RAG(检索增强生成)、互联网数据比对等技术,解决了AI生成新闻的“幻觉”问题,同时还能模仿知名记者的写作风格,AI内容审核系统则大幅提升审稿效率。
数字人主播是传媒行业应用比较广泛的场景,珠海传媒已在多档节目中采用数字人播报新闻,不仅降低了制作成本,还能通过AI实时生成播报内容。而在文旅领域,集团开发的文旅大模型整合了政府数据和社交媒体信息,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旅游攻略。
严海强调,AI技术的落地离不开生态支持,珠海传媒的AI能力均基于华为云构建。AI已经不仅仅是个技术工具,更是推动传统行业焕新的核心动力。
05
政企领域:慧聚政企,智绘蓝图
AI技术不仅在传媒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政府提升治理效能,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的数字化服务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广州花都区新型工业化数字化服务平台运营总监 顾菲女士,给大家带来《AI + 政企:慧聚政企,智绘蓝图》的主题演讲。
广州花都区新型工业化数字化服务平台运营总监 顾菲
顾菲坦言,多数企业对政府主导的科技项目存在“面子工程”的刻板印象,但花都区的实践打破了这一认知。该项目以国家专项债资金为支撑,联合华为云等头部企业,为当地箱包、日化、汽车零部件、电子声光电四大产业集群提供免费算力、SaaS应用及AI技术试点,降低企业试错成本。例如,东风日产已通过平台私有化部署DeepSeek模型,优化车主APP智能客服;国内香精龙头芬豪则借助华为天筹求解器,实现配方需求的快速匹配。
“技术落地难,往往卡在老板听不懂。”顾菲强调,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桥梁”作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运营策略,将晦涩的技术语言转化为企业能感知的场景价值。例如,用“DeepSeek帮你写直播脚本”替代“NLP文本生成”,让企业家迅速理解AI效用。平台还整合政策补贴申报、电商代运营资源等配套服务,从多维度消除转型顾虑。
目前,该平台已链接532家企业,并计划年内打造20个标杆案例。顾菲透露,未来将强化“花都质造”品牌推广,通过展厅展示企业产品与技术方案,进一步打通产业链资源。这一“国企搭台、科技赋能、生态共赢”的模式,或为区域数字化转型提供新范式。
企业落地AI的关键,在于以技术为桨、以业务为舵、以生态为海,只有这样才能驶向价值创造的彼岸。正如OpenAI创始人山姆·阿尔特曼所说:“AI将成为像电力一样的基础设施,而真正的变革者,是那些懂得如何用它点亮场景的人。”
AI浪潮奔涌向前,观望者困于当下,行动者定义未来,所有的伟大,都始于一个勇敢的开始。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真正的竞争力,不是眼前所掌握的技术,而是对场景的深刻洞察、对产业链中自我定位的刷新,对生态的融入与共生。唯有如此,企业方能重塑价值网络、穿越周期、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