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FS文件共享服务介绍
1.1:NFS介绍
NFS(Network File System,网络文件系统)是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上共享文件。它最大的功能就是通过局域网,让不同的主机、不同的操作系统可以共享彼此的文件或目录。
NFS服务器可以让客户端将网络中的NFS服务器共享的目录挂载到本机的文件系统中,对于本机系统中来说,那个NFS服务器的共享目录就好像是自己的一个磁盘分区一样,使用非常便利;
NFS服务没有用户认证机制,而且数据在网络上明文传输,安全性很差,所以一般只能在局域网中使用。
NFS也是NAS存储设备必然支持的一种协议。
1.2:NFS工作原理
1)首先服务器端启动RPC服务,并开启111端口;
2)然后服务器端再启动NFS服务,并向RPC服务注册端口信息;
3)客户端启动RPC服务,向服务器端的RPC服务请求服务端的NFS端口;
4)服务器端的RPC服务反馈NFS端口信息给客户端;
5)客户端通过获取的NFS端口来和服务端的NFS建立连接并进行数据的传输。
1.3:NFS架构
NFS的架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NFS服务器、客户端和传输协议
NFS服务器:NFS架构中的核心部分,负责管理远程文件系统并将其共享给网络中的客户端。
客户端:客户端是访问远程文件系统的设备,可以是计算机、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客户端通过挂载远程文件系统,使得用户可以像访问本地文件一样访问远程文件。
传输协议:NFS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并基于RPC协议来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RPC协议使得客户端能够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并进行文件的传输和操作。
1.4:NFS应用场景
- 文件共享:在多个用户和设备之间共享文件,简化协作和数据访问。
- 备份与恢复:集中存储备份数据,方便快速恢复。
- 虚拟化与云计算:为虚拟机或容器提供共享存储,支持动态资源分配。
- 大数据处理:在集群计算环境中共享数据,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二:NFS文件共享服务搭建
2.1:环境准备
1)两台服务器分别关闭防火墙和内核安全机制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root@localhost ~]# setenforce 0
2)两台服务器分别修改主机名
[root@localhost ~]#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server;bash
[root@localhost ~]#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client;bash
3)两台服务器分别修改yum源
[root@localhost ~]# curl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repo/Centos-7.repo
[root@localhost ~]# yum clean all && yum makecache
2.2:安装NFS服务
1)安装软件包
NFS 服务的实现依赖于 RPC(远端过程调用)机制,以完成远程到本地的映射过程。在CentOS 7系统中,需要安装 nfs-utils、rpcbind软件包。前者用于 NFS 共享发布和访问,后者用于 RPC 支持手动加载 NFS 共享服务。
[root@server ~]# yum -y install nfs-utils rpcbind
2)创建共享目录
[root@server ~]# mkdir -p /data
3)修改配置文件
[root@server ~]# vim /etc/exports
/data 192.168.10.0/24(rw,sync,insecure,no_subtree_check,no_root_squash) 172.16.1.0/16(rw,no_root_squash,sync)
#若共享多个不同的主机,使用空格分隔。
#参数解释:
ro:表示允许客户端以只读方式访问共享目录
rw:表示允许客户端以读写方式访问共享目录
sync:表示所有的写操作都会被同步到磁盘,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root_squash:表示客户端以root管理员访问时,映射为NFS服务器的匿名用户nfsnobody
no_root_squash:表示客户端以root管理员访问时,映射为NFS服务器的root管理员
insecure:表示允许NFS客户端使用非特权端口(端口号 > 1024) 连接NFS服务端
no_subtree_check:禁用子目录检查,提高性能。默认启用子目录检查。
4)启动服务
- 先启动rpcbind,再启动nfs
[root@server ~]#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nfs
[root@server ~]# systemctl enable rpcbind nfs
# 如果修改了
[root@server ~]# exportfs -arv
5)查看本机发布的共享目录
[root@server ~]# showmount -e
Export list for server:
/data 172.16.1.0/16,192.168.10.0/24
6)重新加载配置文件
- 避免重启 NFS 服务,导致客户端连接中断
[root@server ~]# exportfs -arv
exporting 192.168.10.0/24:/data
exporting 172.16.1.0/16:/data
# exportfs命令只能用在nfs服务器端。
7)创建测试文件
[root@server ~]# touch /data/aa
2.3:Linux客户端测试访问
1)client主机安装软件包
[root@client ~]# yum -y install nfs-utils rpcbind
2)启动服务
[root@client ~]#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root@client ~]# systemctl enable rpcbind
3)查看服务器发布的共享目录
[root@client ~]# showmount -e 192.168.10.131
Export list for 192.168.10.131:
/data 172.16.1.0/16,192.168.10.0/24
4)手动挂载共享目录
[root@client ~]# mkdir /data
[root@client ~]# mount 192.168.10.131:/data /data
5)开机永久挂载共享目录
[root@client ~]# echo "192.168.10.131:/data /data nfs defaults,_netdev 0 0" >> /etc/fstab
[root@client ~]# mount -a
6)查看挂载记录
[root@client ~]# df -hT
7)查看文件
[root@client ~]# ls /data/
aa
8)卸载NFS
[root@client ~]# umount -lf /data
#参数解释:
-l 解除文件系统 -f 强制
2.4:Windows10 客户端访问
1)安装NFS客户端
打开控制面板-》选择程序和功能 -》启用或关闭windows功能 -》找到nfs服务全部勾选。
2)修改注册表,添加匿名用户
win + R 运行窗口中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 按照如下顺序检索:\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ClientForNFS\CurrentVersion\Default 下
新建AnonymousGig和AnonymousUid,其值都设置为0。
修改完成之后,需要重启电脑,注册表才会生效。
3)访问共享目录
右击 此电脑-》选择映射网络驱动器
输入 \\服务端ip\\共享目录
查看数据
三:总结
NFS服务不仅可以在Linux系统中实现文件共享,还可以进行跨系统共享。主要是因为NFS是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只要是安装NFS客户端的机器,都可以访问NFS服务端的共享文件。
总结:整理不易,如果对你有帮助,请记得点赞,关注,收藏。更多Linux运维相关知识持续分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