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由深企投产业研究院发布,报告从卫星导航概况切入,深入剖析北斗系统发展进程、功能优势、产业发展环境、产业链、市场现状、市场格局及国内重点地区发展情况,全方位呈现北斗产业发展态势。
卫星导航概况: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基于三球交汇原理,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构成,全球主要有 GPS、北斗、GLONASS、Galileo 四大系统。其关乎国家安全,全球导航卫星数量随需求增加,各系统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不断提升。
北斗系统发展进程:我国北斗系统通过 “三步走” 战略,实现从无到有、从区域到全球服务的跨越。北斗一号解决有无问题,实现双向短报文通信;北斗二号服务亚太,增加无源定位和测速功能;北斗三号完成全球组网,拓展多种新功能 。
北斗系统功能优势:北斗系统提供多种全球和区域服务,如定位导航授时、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其混合星座、多频信号和通导融合特性显著,相比其他系统,在抗遮挡、定位精度、应用范围等方面优势突出,PDOP 值领先,短报文功能卓越。
北斗产业发展环境: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出台大量政策推动北斗产业发展,促进其与多技术融合及在多领域应用。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成立,整合多方资源,助力北斗产业关键技术研发。
北斗产业链:产业链涵盖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用户段主导产业发展,可细分为上、中、下游,上游包括芯片等基础元器件,中游为各类终端,下游是运营服务领域。
北斗产业市场现状: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北斗产业平稳发展,2023 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增长,核心产业和相关产业产值均有提升。下游各场景出货量增长,智能手机和乘用车导航仪是最大应用场景,北斗凭借性价比优势国际化发展加速。
我国北斗产业市场格局:空间段和地面段主要由国家队主导,民营资本参与地面段建设。用户段上游部分元器件实现自主可控,中游终端产品市场多元化,下游运营服务市场集中度低、发展空间大。
国内北斗产业重点地区:北斗产业集中在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鄂豫湘、川渝陕五大区域。各区域凭借自身优势,形成不同产业发展特色,如京津冀侧重研发,珠三角配套能力强,长三角资金和市场优势突出,鄂豫湘聚焦高精定位服务,川渝陕依托政策和科研力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