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在宁波市自然资源规划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5

本文围绕大模型在宁波市自然资源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展开,详细介绍了其基本概况、总体设计、实践探索成果,并对应用进行了总结,对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基本概况

  • 工作背景:省市出台人工智能发展政策,市委书记指示构建各领域 AI 大模型,自然资源部研发 “后土” 大模型,且业务存在传承、决策支持、数据服务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困境,亟需大模型赋能。

  • 工作基础:印发数字化治理方案明确 AI 大模型定位,数据统筹管理格局形成,市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建成,大数据中心人才储备增加并向 AI 智能化转型。

  • 探索历程:2024 年 6 月启动工作,历经方案编制、调研、模型接入等阶段,部分智能体试点上线并谋划长远规划。

总体设计

  • 建设思路:基于已有框架,利用数据和平台优势,聚焦共性需求,协同共建,研发平台,构建知识库和工具库,多部门协同推进。

  • 总体架构:采用 “1+N” 架构,“1” 为大模型构建平台,“N” 为多个智能体应用,涵盖政务、业务等多个领域。

  • 智能体规划:基于统一平台众筹实施,覆盖项目管理、资源监管等多场景,涉及调查监测、规划管理等多业务领域。

  • 赋能方向:为资规系统内提供平台支撑共创场景,为系统外提供数据底座、接口等赋能多领域空间治理。

实践探索

  • 基础大模型接入:依托超算中心,部署并接入 DeepSeek 系列模型与阿里云通义千问 32B,搭建混合模型架构。

  • 知识库构建:众筹共建,回流成果,梳理归集数据构建本地化知识库,为应用提供知识基础。

  • 模型构建平台:私有化平台具备多种能力,由多模块组成,可快速构建应用,支持多种模型接入,智能体搭建流程清晰。

  • 应用场景探索:构建门户系统,打造 “五问” 应用体系,在提案回复、政策查询等多场景取得显著成效。

  • 应用小结:实现交互、思维、服务升级,提升办公、数据处理、监管效率,让管理工作更高效智能。

总结展望

  • 实践体会:资金保障不足制约应用,AI 与业务融合需持续服务,传统场景升级为智能体是较好路径,模型训练微调需谨慎。

  • 发展展望:智能体向多任务联动转变,模型从语言向空间推理转变,从智能工具向智能构事转变 。

后台回复“250510”,可获得下载资料的方法。

本公号使用腾讯元器(使用DeepSeek R1大模型)创建了智能交通技术AI服务,欢迎扫码进入体验(或在后台使用私信对话)。

欢迎加入智能交通技术群!扫码进入。

点击文后阅读原文,可获得下载资料的方法。

联系方式:微信号18515441838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