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学院派”限制我们的思维:在数组的中间位置删除数据一定比链表慢?

博客作者威哥分享了如何通过破坏顺序性语义来优化数组中间节点删除操作,以提高性能。在某些场景下,允许顺序变化可以避免大量数据复制,如在处理数据库查询结果时。文章探讨了这一思路,并鼓励读者探索数据结构与算法的魅力。同时,作者还提供了多个开源项目的源码分析专栏,包括RocketMQ、Sentinel、Dubbo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大家好,我是威哥,《RocketMQ技术内幕》一书作者,荣获RocketMQ官方社区优秀布道师、CSDN2020博客执之星Top2等荣誉称号。目前担任中通快递技术平台部资深架构师,主要负责全链路压测、消息中间件、数据同步等产品的研发与落地,拥有千亿级消息集群的运维经验,不仅实践经验丰富,而且对其源代码有深入且系统的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抱团发展。

在面试的时候,当面试官问我们数组与链表的差别时,大家在谈到性能对比时应该会不约而同的提到:数组在中间部分删除节点,由于会涉及到数据复制,其性能会低于链表,其操作说明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正如图中所述,删除中间节点3,需要将后面的数据,4,5分别向前移动一位,如果是删除数组的头部,整个数组元素都会被移动,其性能开销是非常大的。

但有其他解法没?答案是有的,但可能需要破坏顺序性语义

破坏顺序性语义,其实在很多场景下其实是可以接受的。

举一个例子,我们在编程过程中,通常是需要从数据库中按照指定的条件进行筛选,然后对其进行业务逻辑,容器初始时保留的是数据库查询时的顺序,但其实业务逻辑处理并不要求我们严格按照数据库的顺序(条件顺序),这个时候如果对其进行删除,其实是可以打破其顺序性的。

如果可以打破顺序性语义,对删除中间数据,可以不进行大量复制,说明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删除中间的元素3,然后直接将数组末的5写入到3点位置,只需要复制一次,比复制待删除元素后面的节点,其性能能得到显著提升。

打破常规思维,可能就是数据结构、算法的魅力所在,让我们一起开始学习数据与算法,关注我,私信:刷算法,共同抱团发展。

一键三连(关注、点赞、留言)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打造完备分布式架构体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源码分析RocketMQ专栏(48篇+)
  2. 源码分析Sentinel专栏(12篇+)
  3. 源码分析Dubbo专栏(28篇+)
  4. 源码分析Mybatis专栏
  5. 源码分析Netty专栏(29篇+)
  6. 源码分析JUC专栏
  7. 源码分析Elasticjob专栏
  8. Elasticsearch专栏(20篇+)
  9. 源码分析MyCat专栏
  10. 源码分析Canal专栏

一键三连(关注、点赞、留言)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评论 1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中间件兴趣圈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