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的垃圾回收(GC)触发时机
Go 语言的垃圾回收机制(GC)会在特定条件下自动触发,同时也支持手动触发。GC 的触发时机可以分为 系统触发 和 主动触发 两种情况。
1. 系统触发
系统触发是 Go 运行时根据内存使用情况和时间周期自动触发的 GC。以下是三种主要的系统触发条件:
1.1 gcTriggerHeap
:堆大小达到阈值
- 触发条件:当分配的堆内存大小达到由 GC 控制器计算的阈值时,触发 GC。
- 作用:防止堆内存无限制增长,避免内存耗尽。
- 阈值计算:GC 控制器会根据当前的内存分配速率和堆大小动态调整触发阈值。
1.2 gcTriggerTime
:时间周期触发
- 触发条件:当距离上一次 GC 的时间超过
runtime.forcegcperiod
变量设定的时间周期时,触发 GC。 - 默认值:
runtime.forcegcperiod
的默认值为 2 分钟。 - 作用:确保即使内存使用较低,也能定期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
1.3 gcTriggerCycle
:未开启 GC 时触发
- 触发条件:如果 GC 尚未启动,则强制启动一次 GC。
- 作用:确保程序在运行过程中至少执行一次 GC,避免内存泄漏。
2. 主动触发
除了系统触发外,Go 还支持通过代码手动触发 GC。
2.1 runtime.GC
:手动触发 GC
- 触发方式:调用
runtime.GC()
函数。 - 作用:立即执行一次垃圾回收,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内存回收的场景。
- 使用场景:
- 在内存敏感的操作(如大规模数据处理)后手动触发 GC。
- 在性能测试或调试时手动触发 GC,观察内存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