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 1-3 年阶段,能不能拿到好绩效跟你自身实力,以及在这块投入时间、精力关系很大,跟机遇、项目关系没有那么大。退一万步说,真遇上坑的 leader,通过内部活水,或者跳槽出去直接 double,前提关键是在这个阶段技术实力是否能匹配上对应的职级。高级别的晋升不光看技术能力、业务产出,还有管理能力、ppt 汇总、方向把控、团队规划等,确实需要有好的机遇,以及好的业务来让你做,高级别晋升外在因素占比挺大,想升上去就相当难了。
居安思危
每个大部门在年终考评的时候都会有二星名额
对于互联网大厂,在公司内部是有一套绩效目标考核的,阿里俗称 kpi,字节俗称 okr,很多大厂都有类似 kpi/okr 的东西,这就是个人绩效,绩效好的升职加薪,绩效差的一年白干,甚至有可能走人。腾讯是二星,阿里是 3.25,百度、字节、美团、滴滴等是 C。
毕业第 2 年,此时你需要跟组内其他成员进行横向对比,技术、产出、个人成长等等方面,能晋升一定要尽早,每年的应届生入职,随着人数的增加,晋升将会越来越难,在一家公司工作长时间没有晋升,职业发展的危机感慢慢就会突出。
组内成员都干的不错,如果一定要有人背 2 星,这个名额该给谁呢?
大家都完成了 kpi/okr,但 okr/kpi 这个仅仅是基本要求,不是你完成了就万事大吉了,leader 要思考的是谁离开对我明年展开工作影响最小,目前在团队内承担的是什么角色,即使别人未完成 okr/kpi,哪怕出现过线上事故,只要这个人技术能力强,或者具有业务价值(跟业务熟悉,能推动项目、能调配资源等),那么他就不会背 2 星。
背 2 星的一定是平庸、没啥突出的人,离开团队对团队影响最小的那个人,跟你完不完成 kpi/okr,有没有出现过线上事故有半毛线关系,看的是你在这个团队的影响,重要程度的排名,这个才是根本!
不进步就是退步,谁都有可能背 2 星,一定要清楚认知到自己在团队的定位,你们团队有没有 2 星名额,这个看下团队人数就知道了啊,在大厂工作时刻具备危险性的嗅觉,越优秀的团队竞争越是激烈。
绩效是 leader 对你认可的体现,不要看给你说什么?承诺什么?这些都是画大饼,要看年终给你打什么绩效,leader 要是认可你,那么绩效绝对不会差。
团队影响、重要程度的排名,无非 2 点:
-
你个人的技术能力,是不是团队垫底?按道理来说有个半年缓冲,应届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投入的时间、精力都是足够你学习成长的(技术 + 业务),除非你自己把这个时间浪费在了别的事情上面,不然刚毕业 1-2 年确实是成长很快的,最多是差在了工作经验上而已,这个阶段你应该能独立负责、以及承担一些事情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突显出来;
-
重要业务的负责人之一,或者组内常用系统/平台负责人之一,核心就是你目前做的事情对于整个团队算是比较重要的,而不是在做一些边缘性、打杂性质的事情;
求上得中打法
平时工作向 4/5 星优秀看齐,做的事情向下一个级别去要求自己,做好了水到渠成拿好绩效 + 晋升,做的不是很好退而求其次也不至于背 2 星,平时要是只完成工作,没有在技术上学习或者业务上思考,求中就有可能会得到下,一定要有”求上得中“的思想,才能确保不至于背差绩效。
大厂工作“不进则退”,你不想着进步,不想着拿好绩效、不想着尽快晋升,那很快就会成为绩效最差的那一个,而且晋升也不是说年限到了一定会升,好绩效大家轮流拿,大部分部门不会这样的,相对公平公正是存在的,肯定还是要看你的技术能力、个人成长、以及业务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