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2022年8月6日,由边缘计算社区主办的全球边缘计算大会·深圳站圆满落幕。会上,垦丁(广州)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王捷受邀发表了主题为《边缘计算--物联网场景下的七大数据合规挑战》的精彩演讲。
分享嘉宾:垦丁(广州)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 王捷
整理编辑:厦大志愿者互助小组
出品:边缘计算社区
王捷:非常荣幸,今天能在全球边缘计算大会跟大家分享与法律相关的内容,我很庆幸能在职业初期在大型互联网平台工作,而目前我所执业律所也是一家完全专注于网络法服务的律所,这让我在整个职业过程中一直关注互联网这一块的内容。
今天为大家分享边缘计算&物联网与个人信息跟隐私数据保护方面的话题,主要是三大部分。
1、
边缘计算与物联网之隐私问题
大家可能会觉得法律是一个比较晦涩的东西,我认为所有法律条文都是写给普通人看的,都是为每个自然人服务的,关键是怎样在技术应用过程当中去识别出具体的法律关系以及拆分出究竟有哪些风险,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边缘计算跟物联网这一块究竟有哪些隐私相关的问题。
首先,大家知道边缘计算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是物联网,很多智能家居、智能移动设备都是应用边缘计算的技术。我们知道云服务器通常在数据中心会远离很多终端客户,但是边缘服务器是比较靠近终端设备,目的就是为了确保高带宽和低延迟,这里会发生一个事情,终端设备通常会与这些边缘服务器进行通信从而获得快速的响应,往往隐私相关的问题就在这里发生了,那会发生哪些跟隐私相关的问题呢?
我们需要区分两个概念,隐私和个人信息是不一样的,隐私更多是强调我们每个自然人主体生活的安宁权,私人生活不受打扰。个人信息在法律层面更多是关注我的哪些个人信息字段被收集了,我作为个人信息主体的权益能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当运营者把我的信息收走之后怎样处理、使用和存储我的信息?运营者是如何向第三方共享、对外提供的?我的个人信息能否得到更好的保障?
边缘计算领域有三大需要注意的隐私问题。
首先是数据隐私问题,数据在终端设备跟边缘服务器之间传输,相对于数据中心而言,边缘服务器其实比较难控制,并未被赋予很多严格的要求,很容易造成隐私泄露的问题。
第二,是位置隐私问题,指的是边缘服务器用户的位置隐私,边缘侧通常会连接到地理上最接近边缘服务器,为了就是完成卸载任务等等,很容易被他人推理出用户所在地理信息,而地理位置信息属于敏感的个人信息,用户行为信息很容易被泄露。
第三,是身份隐私问题,因为当我们和边缘服务器连接的时候,用户会提交他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最终会跟用户的身份相关,比方说我使用终端设备的时候,我通过支付方式把钱付出去了,与我相关的个人信息例如我的实名认证信息会被记录,则容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发生。
边缘计算可以极大赋能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