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4 禅修-见相

摘要:

所谓迷,首要的便是将外物当作是自己,自己所经历过的种种,自己所遭遇过的种种,自己所拥有的,人的经历和对经历的反思,构成了人的所思所想,那么人所见,便是能决定了人的内在?

见相

人所能经历过的,不过方寸,将方寸当作自己的全部,无异于将自己等同于沙砾。那么扩展自己的所见,经历的越多,人会被改变成什么呢?

空间方圆边泮,一座城市,数个城市,国家,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倾向,不同的价值观,见到种种。时间又成了过去,现在,未来,形成了相续而又相断的。换个角度说,这些不同的群落,因为什么聚集起来?宗教?信仰?国家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本来就不存在这个东西,本身就是虚假的,虚幻的,是想出来的,社群,村落,小区,这里边的人文,也都是一种幻想出来的东西。

当一个人固守于一个地方时候,可能就会认为自己和周围融为一体,对于自己所未见的,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幻想。不妨想想,当一个人最初所在的地方,感受到的是什么?套用精神分析的理论,自然是婴儿期的全能自恋,外界的抚养者基本上会满足各种要求,形成一种,我要,我得,我有,一直扩张下去的念头。

这种扩张在何时停止呢?或者说,这个扩张,在何时受挫呢?不一而足,可能很早就遭受到受挫,过早恶劣的环境会带来极大的恐惧,提前破坏内在世界的稳固。那么过晚就是好事吗?不见得,人是无法被满足的动物,最后尚且有一死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可抗拒。认识不到有些事情是无法避免,无法做到,就会一直执着于此,当外界再也无法响应满足的时候,噩梦就开始了。

人总是一个不断经历的过程,无论是在外界的经历,还是内在的经历,人是无法停下来的,即使苦心静坐,大脑细胞也无法停下来,一旦停止,人就相当于死亡。那这个过程,人所见到的会是什么呢?所见到的,又是如何改变人呢?经历过的种种,如果无法改变人,那这个人所经历的,岂不是都是一种浪费了吗?

人必须要经历过一些事情,才会开始对内思考,开始思考被外界所执迷,看到山,就看到了一座山,但是还能看到更多不同的东西。人所经历的,总是从不同的角度,带来一些感知,直到反复的从这些感知中,验证出一些东西,验证出内在的自我,验证出模式,验证出外部的共性,验证出内在的共性,验证出自己所幻有的,验证出所有相,皆是虚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悟世者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