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C·Shou
深入研究,分享最纯粹的技术干货
展开
-
Network 之十四 email 通信架构、Postfix 部署详解
电子邮件出现在 1960s 晚期,比打开浏览器就要使用的 HTTP 协议早了 20 年左右,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这个古老、经典的框架在网络中运行了五十多年,现今仍然是网络中主要的流量类型之一。原创 2022-10-02 09:15:00 · 3964 阅读 · 0 评论 -
Network 之十三 NC-SI 原理、拓扑结构、RBT 接口及仲裁、协议格式
为了方便对服务器进行管理,在服务器上通常有个被称为 BM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基板管理控制器)的独立硬件模块。通过相应的传感器,BMC 接收各种系统参数数据,例如,温度、风扇转速、操作系统状态等。管理员则可以通过 BMC 查看服务器运行状态及控制服务器。原创 2023-06-23 11:31:25 · 6521 阅读 · 0 评论 -
Network 之十二 iPXE 源码、编译过程、Linker tables 机制、移植新驱动、固件使用
iPXE 是由最初开发 gPXE(从 Etherboot 演化而来)的人开发的,是 gPXE 的官方替代品。它具有 gPXE 的所有功能,用户可以从 gPXE 无缝升级到 iPXE。iPXE 是先前的 PXE 实现的超集,支持更多协议。原创 2023-06-09 13:43:36 · 2870 阅读 · 0 评论 -
Network 之十一 详解 PXE 原理、工作流程、Windows 和 Linux 下服务端搭建
PXE(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预启动执行环境)通常也被称为 PXE Boot、Network Boot,最初是由 Intel 公司开发的一种技术,该技术旨在提供了一种使用网络接口(Network Interface)启动计算机的机制。原创 2022-10-23 14:13:29 · 10041 阅读 · 0 评论 -
Network 之十 BIOS + MBR、UEFI + GPT、GRUB、BOOTMGR、SYSLINUX、Option ROM
一台运行操作系统的设备(PC 或嵌入式 Linux 设备)从上电到出现我们用户可见的操作系统提供的 GUI 或者 CLI 经历了一些列的过程。这个过程在 PC 和 嵌入式设备上稍有不同,但大致的流程仍然基本一致。.......................................................................................原创 2022-08-28 07:31:31 · 4166 阅读 · 0 评论 -
Network 之九 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HASH、CA 证书签发及使用流程
密码学(Cryptography)可分为古典密码学和现代密码学。古典密码学主要关注信息的保密书写和传递,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破译方法。而现代密码学不只关注信息保密问题,还同时涉及信息完整性验证(消息验证码)、信息发布的不可抵赖性(数字签名)、以及在分布式计算中产生的来源于内部和外部的攻击的所有信息安全问题。原创 2022-10-03 09:30:00 · 1532 阅读 · 0 评论 -
Network 之八 详解 MAC 地址、MAC 协议、MAC 控制器
MAC(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即媒体访问控制,定义于 IEEE Std 802.3 中。IEEE Std 802.3-1985 中规定的半双工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是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SMA/CD)。并于 1997 年添加了全双工 MAC 协议。双工 MAC 协议不需要使用 CSMA/CD 协议,因为采用收发线路完全分离的物理介质,点到点的连接,不存在冲突。原创 2023-04-23 17:49:47 · 3124 阅读 · 0 评论 -
Network 之六 SSH、SSL、OpenSSH、OpenSSL、LibreSSL
在上一篇博文 Linux 之四 Ubuntu 20.04 WiFi 无法使用、设置无法显示、远程桌面、SSH、Git、PPA 等各问题记录 中,曾试图使用远程桌面功能来连接使用我的 Ubuntu 20.04,但实际情况是远程桌面卡的是惨不忍睹,无奈还是得用 SSH 远程登录。 在网上找了很多 SSH 相关的文章,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里整理一下,做个备忘录!什么是 SSH SSH 为 Secure Shell 的缩写,由 IETF 的网络小组(Network Working Group)所制定。原创 2021-11-22 19:00:00 · 3137 阅读 · 0 评论 -
Network 之五 TCP/IP 协议族、工作流程、(TCP、IP、MAC、VLAN)常用协议格式详解
随着完整的互联网协议套件的开发,以及与电信和计算机行业的合作,将 TCP/IP 软件整合到各种操作系统中,为广泛采用 TCP/IP 作为综合协议套件奠定了基础。虽然 OSI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发了其网络标准,但 TCP/IP 在众多供应商网络上被广泛应用,并最终称为了互联网的核心组件。很多协议基本都直接消失或者间接投靠了 TCP/IP 协议。.........原创 2022-03-16 15:28:01 · 3437 阅读 · 0 评论 -
Network 之四 常用 Linux 网络命令及网络调试工具介绍
相关知识命令类号 在我们查阅一些命令的说明文档或者看某些 Linux 书的时候,常会看到 ifconfig(8)、conect(2)、select(2) 等等这样的写法。后面的这个括号及数字其实 man 手册的标准要求(表示 man 的章节号)。不同的数字表示命令的类型。使用 man man 可以进行查看:1: 可执行程序或者 shell 命令。又叫用户命令, 可由任何人使用2: 系统调用, 即由内核提供的函数3: 库函数4: 设备及特殊文件(/dev目录下)5: 文件格式描述, 例如原创 2022-03-07 09:56:34 · 4198 阅读 · 0 评论 -
Network 之三 Ethernet(以太网)物理介质(10Base、100Base-T、100Base-TX等)介绍
在搞网络这一块的时候,看到了100Base-T、100Base-TX等这些东西,在IEEE802.3中,也到处是这些词。大体了解了一下,下面是正文。 以太网采用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载波监听多路存取和冲突检测)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局域网技术,最初由Xerox公司于1975年研制成功,1979年7月...原创 2018-05-05 20:20:46 · 49771 阅读 · 9 评论 -
Network 之二 Ethernet(以太网)中的 MAC、MII、PHY 详解
结构 从硬件的角度看,以太网接口电路主要由MAC(Media Access Control)控制器和物理层接口PHY(Physical Layer,PHY)两大部分构成。如下图所示 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以上三部分并不一定独立分开的。 由于,PHY整合了大量模拟硬件,而MAC是典型的全数字器件。考虑到芯片面积及模拟/数字混合架构的原因,通常,将MAC集成进微控制器而将PHY留在片外...原创 2018-04-26 14:06:47 · 167051 阅读 · 28 评论 -
Network 之一 国际标准组织介绍、互联网/因特网、以太网概念区分、协议标准
互联网: 也称为国际互联网,国际标准写法是 internet,字母 i 一定要小写。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理论上来说,所有可以互相通信的网络都属于互联网的范畴。以太网: 国际标准名称为 Ethernet,由 IEEE 制定并发布 Ethernet 标准(IEEE Standard for Ethernet)。它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 / 标准 / 协议,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它......原创 2022-03-03 19:45:41 · 4614 阅读 ·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