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大 MCU
文章平均质量分 94
华大 MCU 使用记录
ZC·Shou
深入研究,分享最纯粹的技术干货
展开
-
华大 MCU 之七 DMA 导致 SPI 异常停止的原因分析、DMA 配置的那些坑
缘起 在最近的项目测试中发现,SPI 通信总是莫名其妙的失败,查看寄存器发现 SPI 已经被停止了。根据手册,SPI 在异常情况下会被强制停止(SPI 的使能为被清零),而根据波形显示通信过程没有问题。下图是我实际中的 DMA 及 SPI 使用情况:SPI1 仅使用发送功能,SPI2 仅使用接收功能,两者均使用 DMA。由于 SPI 没有仅发送模式,因此 SPI2 必须要配置一个 TX,否则导致 SPI 报错(实际并不配置 SPI 的发送引脚)。在初始化时,先初始化了 SPI2(含 DMA),然原创 2021-11-19 10:06:32 · 4991 阅读 · 17 评论 -
华大 MCU 之六 SEGGER Embedded Studio 及 Ozone 使用 Jlink 调试
首先说一下,我之前的开发流程是:VSCode 编辑代码 + Keil 编译及调试。Keil 的调试功能虽然很强大,但是多数功能需要配合 ARM 自家的 ULINKpro 才可以用,例如 Performance Analyzer、Event Viewer 等。而我手头只有Jlink 和 ULINK 非 pro 版的… 在最近的项目中,随着代码量的不断增加,Keil 的编译速度瓶颈越来越明显!有的问题往往是调试一分钟,编译半小时!编译过慢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于是开始寻找一个替代品!Ozone原创 2021-08-14 16:48:43 · 7343 阅读 · 1 评论 -
华大 MCU 之五 SPI 从机 DMA 模式 配置(不能正常接收问题处理)
最近有个需求是需要使用 华大 MCU(HC32F460) 的 SPI 作为从机来接收数据,无奈搞了两天死活不可用。配置完从机模式后,只要启动主机端的发送就出现如下图所示的错误:从机模式 无论是用了多年的 STM32 系列 ,还是切换后的华大 MCU 系列,SPI 从机模式本次是第一次使用。因此对于从机 SPI 的配置比不是很了解。首先,去手册中查找从机 SPI 的相关介绍:HC32F460 的 SPI 支持 4 线式 SPI 模式和 3 线式时钟同步运行模式,这里我需要使用 4 线式 SP原创 2021-07-10 09:25:32 · 6406 阅读 · 9 评论 -
华大 MCU 之四 使用问题记录
在最近使用华大 MCU 时,遇到了不少坑,这里记录一下,以方便在以后升级驱动库!其中有些问题仅仅是在由 ST 切换到 华大之后不太适于的问题,有些是驱动库的更改问题!中断向量偏移 在实际项目中,在线升级一般是必须的。在以前 ST 的片子中,IAP + APP 的程序框架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该程序框架中,需要配置 APP 的中断向量表偏移(中断向量表偏移寄存器),然而,驱动库并没有给出配置接口。因此,需要自己来实现:中断弱函数 驱动库提供了一个名为 hc32f46x_interrupts.c/原创 2021-07-03 13:26:18 · 4329 阅读 · 11 评论 -
华大 MCU 之三 时钟控制器(CMU)配置记录
今天在新项目(MCU 为华大 HC32F460)中不再使用外部晶振,转而要使用MCU 内部的 HRC,之前在使用外部晶振时,对华大 MCU 的时钟配置有过一些了解,但是,由于使用内部晶振与使用外部晶振有些差别,今天就记录一下配置过程! 华大 MCU 时钟的配置,与 ST 的类似,都有很多选择,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用户手册章节 6 时钟控制器(CMU)中的介绍已经很详细了,所以本文就重点重代码方面来说明,还有就是从手册中摘录了一些配置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点。时钟控制器(CMU) 系统时钟框图是原创 2021-06-02 10:16:42 · 6212 阅读 · 1 评论 -
华大 MCU 之二 USB 驱动 + FatFs 的移植使用详解
继上一篇 华大 MCU 之一 HC32F460 替换 STM32F411 移植记录 完成之后,领导要求启用 USB 相关功能(硬件在设计时已经设计了 USB 接口)。之前的 ST MCU 中 USB 用的还是挺多的,对于 USB 有一些了解!对于 ST 的 USB 驱动库也写过几篇博文! 我的项目中使用的是终端通过 USB 读取 U 盘,因此,本文重点关于 USB HOST MSC 部分 + FatFs!USB 驱动驱动文件架构 移植驱动之前,先要了解一下驱动库的代码文件,有哪些是必须的原创 2020-11-23 16:10:31 · 7404 阅读 · 15 评论 -
华大 MCU 之一 HC32F460 替换 STM32F411 移植记录
目前,部分产品需要国产化,首当其冲的就是 MCU。在经过几番研究之后,最终决定使用华大的 MCU 来代替(STM32F411 -> HC32F460)。工作的重点就是如果将现有项目代码,一点点移植到 HC32F460。以下就是一些在移植过程中的记录。首先从官网 https://www.hdsc.com.cn/ 下载各种资料、开发包开发环境MCU 选择 默认 Keil 和 IAR 中并没有华大的 MCU,必须从其官网下载开发工具包,然后进行安装!实际使用中发现,安装之后的虽然可以选择华大原创 2020-10-19 13:26:36 · 20863 阅读 · 1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