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布式系统负载均衡
文章平均质量分 80
wangpengqi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集群的可扩展性及其分布式体系结构(2)-上
体系结构的发展过去的几十年里,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几代变更。从第一代的真空电子管和继电器存储器计算机到近年以U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代表的第五代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的速度在不断提高,造价和体积却不断减小。系统软件的发展虽然没有硬件系统那么令人瞩目,却也从汇编、机器语言的荒莽时代逐渐步入以跨平台、可扩展、适合分布式计算的第五代编程语言体系。其最主要的代表就是Java,而最有前景的操作系统就是Lin转载 2013-09-25 17:03:36 · 3319 阅读 · 0 评论 -
MPI 自定义通用结构和传输
MPI 自定义通用结构和传输 这些天写了一个MPI程序,却总是出错,在百度和谷歌上也找不到对出错结果的解释,烦恼之极。后来想了一个笨办法,依次在每一个Send()和Recv()语句之后加上MPI_Abort()语句,逐次运行查看,终于发现错误所在。原来是自定义的结构体传输发生错误。找了一份正确的代码,学习之后写了一个试验程序,运行成功。试验程序张贴如下:#includ转载 2013-11-05 10:42:39 · 6301 阅读 · 0 评论 -
MPICH C语言接口函数说明(2)
int MPI_Accumulate(void * origin_addr, int origin_count, MPI_Datatype origin_datatype, int target_rank, MPI_Aint target_disp, int target_count, MPI_Datatype target_datatype, MPI_Op op, MPI_Win win)转载 2013-11-01 16:25:34 · 2310 阅读 · 0 评论 -
MPICH C语言接口函数说明
int MPI_Abort(MPI_Comm comm, int errorcode) 终止MPI环境及MPI程序的执行int MPI_Address(void * location, MPI_Aint * address) 得到给定位置在内存中的地址,将被废弃的函数,建议用MPI_Get_address取代int MPI_Allgather(void * send转载 2013-11-01 16:11:17 · 3209 阅读 · 0 评论 -
初步的 MPI消息传递函数
1.点对点通信(point-to-point) 定义:给定属于同一通信器内的两个进程,其中一个发送消息,一个接收消息; MPI 系统定义的所有通信方式均建立在点对点通信之上; 四种模式:标准模式、缓存区模式、同步模式、就绪模式;2.标准模式点对点通信 进程可以随意地发送(接收)消息,与是否存在匹配的消息接收(发送)进程无关;两类:阻塞式:消息发送函数返回转载 2013-11-01 15:05:04 · 4747 阅读 · 0 评论 -
并行计算(一)——初步认识
并行计算模型本定命名空间和私有的内存空间,主要采用 C/C++/Fortran 和 MPI 。全局命名空间和共享的内存空间,主要采用 C/C++/Fortran 和 OpenMP 。Flynn 分类法这个方法主要是根据并行计算机的模式进行分类的,包括:SISD (Single Instruction Single Data): 单一指令,单一转载 2013-10-11 11:46:18 · 1028 阅读 · 0 评论 -
我的第一个MPI程序:利用矩形规则计算pi
利用矩形规则计算pi#include#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INTERVALS = 40000; int main(int argc,char ** argv){ int rank,size; double area转载 2013-10-11 13:35:27 · 3099 阅读 · 0 评论 -
并行计算(二)——通讯
通讯: 点对点MPI的通讯是指程序在不同的处理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种行为,通讯方式按照目标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类:点对点通讯和集群通讯。 点对点通讯需要一个处理器进行发送,另外一个处理器进行接收。Message要了解MPI的通讯,首先需要了解一下MPI中Message的结构。Message主要包含数据(3个参数),封包(3个参数)以及其他的一些与通讯有关的参数其中,数转载 2013-10-11 11:48:31 · 1767 阅读 · 0 评论 -
分布式系统架构的基本原则和实践
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是由于业务需求决定的,若系统要求具备如下特性,便可考虑采用分布式架构来实现:1.数据存储的分区容错,冗余2.应用的大访问、高性能要求3.应用的高可用要求,故障转移分布式系统遵循几个基本原则1.CAP原理CAP Theorem,CAP原理中,有三个要素: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转载 2013-09-25 13:56:50 · 1471 阅读 · 0 评论 -
集群的可扩展性及其分布式体系结构(2)-下
本文内容包括:可扩展的并行计算体系结构可扩展与单一系统映象集群的重要指标结束语参考资料这篇文章是《集群的可扩展性及其分布式体系结构》第二篇的下半部分,将继续介绍常见的几类并行计算体系结构、可扩展与单一系统映象、集群的重要指标等内容。可扩展的并行计算体系结构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发展的几个主要类型。每种体系结构的差别并不大,关键在于互联转载 2013-09-25 18:29:22 · 1360 阅读 · 0 评论 -
集群的可扩展性及其分布式体系结构(3)--上
分层模型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组成集群计算机系统主要部件有哪些:多个高性能的计算机(PC、工作站或者SMP服务器)优秀的操作系统(分层结构或者基于微内核)高性能网络开关(千兆位以太网或者类似Myrinet的专有开关网络)网络接口卡NIC快速通讯协议和服务(如活动消息和快速消息)集群中间件(单一系统映象和可用性支持)硬件,如DEC的内存通道、硬件DS转载 2013-10-10 13:48:06 · 834 阅读 · 0 评论 -
集群的可扩展性及其分布式体系结构(1)
前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高端计算的体系结构发展正是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从金融、电信等大行业的数据集中处理到分布计算处理,再到二次集中和海量计算,趋势和应用显然是在变化,作为技术本身,分区和群集技术正是为适应不断变化的需要而产生的。分而治之分区技术初始于大型主机时代。企业级用户在购买大机后,许多应用都只使用大机的一小部分资源。这时,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部门只需要转载 2013-09-25 15:18:32 · 3193 阅读 · 0 评论 -
关于分布式系统架构模块通讯方式选择的问题
对于一个用户访问量比较大的互联网系统,当用户数达到一定数量时,系统总会存在瓶颈或处理极限,即很难做出快速响应,处理效率逐步低下。对于如何应对用户量不断增长的情形,较直观的方案就是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所谓分布式系统架构,简单的理解就是原来由一台服务器处理的业务,现在分摊给多台服务器处理;原来由一组服务器组处理的业务,现在由多个服务器组处理。 本文多讨论的分布式系统架构是基于如下场景考转载 2013-09-25 14:24:38 · 1245 阅读 · 0 评论 -
MPI程序例子 test_8_1_2.c -- 对等模式的MPI程序,Jacobi迭代 (MPI_Send、MPI_Recv)
NOTE: 这里首先需要弄明白 Jacobi迭代是做什么的,怎么操作。 网上找到的一篇讲解使用 MPI解决Jacobi迭代并行化的文章,这个与都志辉 并行程序一书的例子有相似之处。链接http://www.doc88.com/p-99830356011.html。下边程序算法主要步骤代码段为,这个步骤为矩阵每个数取相邻四个数的中值。 数据转载 2013-11-06 17:14:00 · 3324 阅读 ·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