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设备与打印系统全解析
1. USB设备概述
USB(通用串行总线)由康柏、英特尔、微软和NEC等软硬件厂商于1994年开始设计。其目的是为计算机(主要指个人计算机)连接各种外围设备提供标准化方式,并解决传统串行和并行线路的一些限制。
USB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 最多可连接127个设备。
- 系统运行时可随时添加或移除设备。
- 所有设备类型的连接器已标准化。
- 传输速度更快,理论带宽为12 Mbs/sec,但实际吞吐量约为8 - 8.5 Mbs/sec,设备很少能超过2 Mbs/sec。
USB电缆仅包含四根线:电源、接地、发送和接收。通信采用分层方式,由主设备控制,连接的设备作为从设备,避免了冲突问题。B型连接器用于设备上的USB端口,A型连接器用于集线器或计算机系统上的端口。
FreeBSD、HP - UX、Linux、Solaris和Tru64等操作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USB设备,但HP - UX和Tru64的支持仅限于系统自带的USB键盘和鼠标,且由操作系统预先配置。
2. 不同系统的USB设备支持
2.1 FreeBSD USB支持
FreeBSD对USB设备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不过部分仍处于实验阶段。可访问FreeBSD USB项目主页(http://www.etal.net/~n_hibma/usb/ )了解当前状态。
在使用USB设备前,需在内核中配置支持。以下是与USB支持相关的内核配置文件行: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