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O-4:平淡的继承者

存储 时 代分析:众所周知,前三代LTO产品在开放磁带市场中均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这些产品之所以大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们的开放性。虽然不同磁带厂商之 间始终存在竞争关系,但用户完全可以自由选用来自不同厂商的,可相互兼容的磁带设备和介质产品。用户的投资在得到更好保护的同时,也能获得很高的性价比。 此外,LTO格式磁带产品大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大力推广这一技术的LTO项目组(LTOProgram)成员包含了三家主要的磁带厂商--惠普、 IBM和Quantum(昆腾)(除了这三家厂商是LTO的主要供应商外,腾宝(Tandberg)公司也是LTO磁带机的主要制造商之一)。LTO项目 之所以进展很顺利,主要因为这三家厂商拥有共同的目标。表面竞争,实际上处于同一利益联盟。它们明白共同把这一市场做大所带来的好处要远远大于相互拆台。 这三家厂商还向那些已经取得LTO许可的合作伙伴们提供关于市场和技术方面的经验帮助,从而保持一个良好和谐的生态圈。

  磁带技术 每次的换代,通常都会把存储容量提高一倍。例如我们今天的主角,LTO-4将拥有比上一代(LTO-3)技术翻一番的容量,其盒带初始容量可达到 800GB,即2:1压缩比下达到1.6TB的容量。数据传输率也得到了提升,LTO-4的传输率将为240MB/s,而LTO-3只有160MB /s(两者传输率均按2:1压缩比计算)。从LTO的产品路线图中,这种趋势至少将延续到未来的LTO-6技术。

LTO项目组目前只公布了后续两代LTO技术的产品路线图

  当然磁带技术目前的增长趋势并不会令人吃惊。毕竟虽然磁带技术面世的历史还要比磁盘 早 几年,但是今天磁带所使用的技术可要比磁盘技术落后10年。也就是说同样使用磁记录技术的磁带技术还有很多能够改进的地方。远远没像磁盘那样已经遇到了进 一步大幅增长的瓶颈。其金属粒子的大小、带基的厚度的、磁道的密度还都有上升的空间。所以说至少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磁带技术依然会保持着自己稳步增长的 步伐。那么这又会引出另一个问题:随着单位磁带介质容量的增长,是否意味着用户今后所需的磁带机和磁带盒介质数量迟早会降低下来?

  我相信这些改变未来肯定会对磁带市场的收入增长造成影响。不过考虑到用户数据的产生速度也在加速增长的话,那么在短时期内市场对于磁带介质的使用量不会发生大幅下滑,其出货量还会保持平稳,甚至小幅提升。而对于国内而言,未来磁带类产品的增长空间还要大得多。

存储时代分析:对于最终用户来说,LTO-4的120MB/S初始数据传输率可以实现每小时864GB的数据传输量。用户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更好地管理 数据备份 或归档,降低公司IT部门的存储空间消耗,加强存储库利用率,并降低手动和自动磁带处理的工作量。此外大容量的存储介质还会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水平。

   第四代技术依旧支持LTO-3产品上首次出现的"Write-once,Read-many"(一次写入,多次读取,即WORM)功能。这对于满足日益 严格的法规遵从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也将成为未来磁带产品的必备特性。除此以外,LTO-4依然保持着对前两代产品的兼容特性(支持对LTO-3磁带 的读写,对LTO-2磁带的读)。毕竟尤其是对于归档应用而言,对前几代介质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其实本次LTO-4技术的推出,也并 没有给人们任何意外的惊喜,除了容量与速度的计划性提升外。这也让本篇文章从一开始就感到无从下笔。不过如果一定要找出LTO-4不同于以前几代技术亮点 的话,我只能说是其新增加的基于硬件的256-bitAES加密技术了。即在硬件层将加密数据写入LTO-4磁带盒中。相比此前LTO-3的软件加密方 式,硬件加密可以大大提高了加密的处理过程,对数据写入速率的影响大大降低。这对于防止资料泄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尤其当单介质容量已经突破1TB的时 候,几盘磁带丢失所能造成的损失就可能很难估量。

  去年9月,LTO项目组厂商宣布截至该月出货的LTOUltrium磁带机产品数量已经超过150万,LTO磁带盒产品出货数量则已逾5000万。这些产品的具体出货数量目前尚未确定,但基于LTO的磁带库 产品出货量预计占有去年中端磁带库产品的88,比上年同期84的份额(见附表)相比有所提升。据此统计,2006出货的LTO磁带库产品数量共计超过55000部,收入额约12.6亿美元。

如今的LTO格式早已将它原先的竞争对手远远丢在了后面

  如果说以前LTO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是AIT/SAIT和DLT/SDLT格式的话。那么如今LTO格式已经确实在这些通称为"SuperDrives(超级驱动器)"的产品中脱颖而出,呈现高端磁带市场一家独大之势。

  在戴尔今天4月份首先正式推出其LTO-4产品后,业内主要磁带厂商纷纷跟进。目前戴尔、惠普、IBM、昆腾和腾宝的LTO-4均已到齐。在后续的LTO-4产品篇会对这些产品作出详细介绍。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解决他们在使用EDA工具时遇到的编译错误。用户之前已经遇到了许可证问题,现在又出现了新的错误,关于GCC版本不兼容导致的LTO(链接时间优化)问题。首先,我需要仔细分析用户提供的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显示:“lto1: fatal error: bytecode stream in file '...pli.a' generated with GCC compiler older than 10.0”。这表明用户正在尝试使用一个由旧版GCC(GCC 10.0之前版本)编译的库文件(pli.a),而当前的GCC版本可能较高,导致不兼容。接着的错误“lto-wrapper: fatal error: g++ returned 1 exit status”和“collect2: error: ld returned 1 exit status”进一步确认了链接阶段的问题。 接下来,我需要考虑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案。首先,LTO(Link Time Optimization)需要中间代码的兼容性,不同版本的GCC生成的LTO字节码可能不兼容。用户可能升级了GCC,但使用的库文件仍然是旧版本编译的。或者,VCS/Verdi工具链自带的库文件是用旧版GCC编译的,而用户当前系统使用的是新版GCC。 可能的解决步骤包括: 1. **降级GCC/G++版本**:将系统GCC版本降到与库文件兼容的版本,比如GCC 9.x或更早。这可能涉及到安装旧版编译器并切换默认版本,使用update-alternatives来管理多个版本。 2. **重新编译库文件**:如果用户有权限和源代码,可以尝试用当前系统的GCC重新编译生成pli.a库文件,确保版本一致。 3. **禁用LTO优化**:在编译命令中添加参数来禁用LTO,例如在CFLAGS或CXXFLAGS中加入-fno-lto,或者在链接阶段避免使用LTO相关选项。 4. **更新EDA工具版本**:联系工具供应商获取支持新版GCC的更新版本,或者使用工具自带的编译器而非系统编译器。 此外,用户之前的问题涉及许可证服务器,可能需要确认许可证问题是否已解决,但当前错误似乎与许可证无关,而是编译环境的问题。需要确保用户按照之前的解决方案处理了许可证问题,但现在的重点转移到GCC版本不匹配。 需要考虑到用户可能对Linux环境、GCC版本管理不熟悉,所以步骤需要详细且易于操作。例如,安装旧版GCC可能需要添加仓库、使用PPA或者手动编译,但推荐使用系统包管理器来简化流程。同时,切换GCC版本时可能需要更新符号链接,使用update-alternatives指导用户正确切换。 另外,检查VCS/Verdi的文档是否有关于支持的编译器版本的说明,可能帮助用户确认是否需要特定版本的GCC。如果工具链自带编译器,建议用户使用工具链内的编译器而不是系统全局的GCC,以避免版本冲突。 最后,需要提醒用户在修改系统编译器版本时注意潜在的影响,避免影响其他依赖项目。可能建议使用虚拟环境或容器来隔离不同项目的编译环境,但根据用户的熟练程度,这可能属于高级选项。 总结来说,解决方案应分步骤,先尝试最简单的禁用LTO,如果无效则降级GCC或重新编译库,最后考虑更新工具版本。同时,确保指导用户正确操作,避免引发其他问题。</think>你在使用VCS/Verdi等EDA工具时遇到的错误与 **GCC编译器版本不兼容** 和 **LTO(Link Time Optimization)字节码冲突** 有关。以下是详细的解决方案: --- ### **错误分析** - **核心错误**: ```bash lto1: fatal error: bytecode stream in file '...pli.a' generated with GCC compiler older than 10.0 ``` - **原因**:你系统中安装的GCC版本较高(≥10.0),但工具链中预编译的库文件(如`pli.a`)是使用旧版GCC(<10.0)生成的。LTO(链接时优化)要求编译器版本严格匹配。 - **后果**:高版本GCC无法兼容旧版LTO字节码,导致编译终止。 --- ### **逐步解决方案** #### **方案1:降级GCC/G++版本(推荐)** 1. **安装旧版GCC**(例如GCC 9.x): ```bash # Ubuntu/Debian sudo apt install gcc-9 g++-9 ``` ```bash # CentOS/RHEL sudo yum install devtoolset-9-gcc devtoolset-9-gcc-c++ ``` 2. **切换默认GCC版本**: ```bash sudo update-alternatives --install /usr/bin/gcc gcc /usr/bin/gcc-9 90 sudo update-alternatives --install /usr/bin/g++ g++ /usr/bin/g++-9 90 sudo update-alternatives --config gcc # 选择gcc-9 sudo update-alternatives --config g++ # 选择g++-9 ``` 3. **验证版本**: ```bash gcc --version # 应显示9.x版本 g++ --version ``` 4. **重新编译工程**: ```bash make clean && make ``` --- #### **方案2:禁用LTO优化** 如果无法降级GCC,可通过编译选项禁用LTO: 1. **修改编译命令**,添加 `-fno-lto`: ```bash # 示例:在Makefile或编译命令中添加 CFLAGS += -fno-lto CXXFLAGS += -fno-lto ``` ```bash # 直接运行命令时添加 make CFLAGS="-fno-lto" CXXFLAGS="-fno-lto" ``` --- #### **方案3:重新生成兼容的库文件(需权限)** 若你有权限修改工具链库文件: 1. **使用旧版GCC重新编译生成`pli.a`**: ```bash # 进入库文件目录 cd /home/rr/desktop/vcs/vcs/verdi/share/PLI/VCS/LINUX64/ # 备份原文件 mv pli.a pli.a.bak # 使用gcc-9重新编译(具体命令需参考工具链文档) gcc-9 -flto -c source_files -o pli.a ``` --- #### **方案4:使用工具链自带编译器** 部分EDA工具自带兼容的编译器(如`vcs`内置的`gcc`): 1. **指定工具链专用编译器**: ```bash # 在Makefile或命令中显式指定编译器路径 CC=/path/to/vcs/linux64/gcc/bin/gcc CXX=/path/to/vcs/linux64/gcc/bin/g++ ``` --- ### **附录:常见问题总结** | 现象 | 原因 | 解决方案 | |------|------|----------| | `bytecode stream` 错误 | GCC版本不兼容 | 降级GCC或禁用LTO | | `lto-wrapper failed` | LTO字节码冲突 | 重新生成库文件 | | `collect2: error` | 链接阶段失败 | 检查编译器路径和版本 | --- ### **扩展建议** 1. **环境隔离**:使用Docker容器或虚拟环境固定GCC版本,避免系统级版本冲突。 2. **工具链兼容性**:查阅EDA工具的Release Notes,确认官方支持的编译器版本。 3. **批量编译脚本**:在脚本中显式指定编译器路径和版本,例如: ```bash #!/bin/bash export CC=/usr/bin/gcc-9 export CXX=/usr/bin/g++-9 make clean && make ``` 如果问题仍未解决,建议联系EDA工具供应商提供适配新版GCC的库文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