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下单策略可规避市价订单风险

有效下单策略可规避市价订单风险

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市价订单委托方式已满一周年,市价订单丰富了市场交易手段,提高了市场效率。近日,上证所创新实验室最新报告《市价订单的交易风险与下单策略研究》研究发现,约70%的市价订单能够在一档成交,约18%的市价订单在第二档成交。但各档位价格差距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很大,为控制这种风险,投资者应根据市场情况,下达规模相对较小的市价订单。报告同时建议将成交五档改为成交若干个最小报价单位来避免这种风险。
    市价订单提高成交效率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的订单(委托)类型一直限于限价订单。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交易品种的增多以及投资者数量的剧增,限价订单的不足逐步显现。统计显示,在连续竞价阶段,限价订单撤单比例平均达23.64%,在行情波动较大时,撤单比例则高达40%至50%。由此,2006年8月7日,上证所对有涨跌幅限制的证券在连续竞价阶段增加了两种市价订单方式:最优五档即时成交剩余撤销申报和最优五档即时成交剩余转限价申报。
   报告指出,市价订单的推出产生了积极的市场效果。首先,市价订单极大地提高了订单的成交效率。由于即时行情的传输和订单的传送都存在一定的时滞,而市价订单是以订单进入到交易系统时刻的行情进行即时成交的,可以提高订单的成交效率。2006年限价订单及市价订单成交情况统计显示,平均市价委托订单的即时成交股数占委托股数的比重在98%以上,而同期的限价订单即时成交指标值仅为30%。
   其次,市价订单满足了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多样化的交易需求和手段。沪市市价委托订单主要用于A股交易,占比超过86%,几乎所有市价委托订单均为个人投资者所运用,占比超过99%。
    2.28事件显露市价订单风险
   自市价订单推出以后,个别投资者利用市价订单交易规则,借机挂出大量超低价格的买单,等待时机与市价卖出订单成交,企图获取暴利。报告据此指出,市价订单并不是没有风险的,由于订单簿各档位价格差距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很大,此时,市价订单可能存在较大的交易风险。
   今年2月28日,一投资者A以1厘钱的价格买到收盘价近0.7元的权证82.03万份,使对手方遭受了重大损失,这一事件充分说明市价订单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无论从成交量还是从成交额来看,即时成交的市价订单中约有70%在第一档成交,近90%的即时成交市价订单在第一档和第二档成交,在第五档成交的市价订单比重约2%。由于即时成交的市价订单没有在第一档全部成交,所以会增加订单的成交成本。2007年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尽管五档保护价格与第一档的差距平均不大,但个别值则差距很大,如权证市价订单五档成交与第一档的差距最大达0.848元,股票市价订单成交与第一档的差距最大达4.98元。
   报告建议,通过把成交五档改为成交若干个最小报价单位,则可以避免这种风险,如可考虑股票市价订单改为成交5个或10个最小报价单位后转限价或撤销,对权证改为成交10个或20个最小报价单位后转限价或撤销。
    规模较小的市价订单更安全
   该报告通过分析市价订单的潜在成交风险,指出投资者应根据市场情况,制定相对有效、风险较小的下单策略,下达规模相对较小的市价订单。
   研究发现,对上证50成分股而言,以下单时的成交价或第一档价格计算,下达金额在90万元以下的市价订单风险将较小,对流动性比较好的股票可以下达250万元以下的市价订单;对上证180成分股,下达金额在60万元以下的市价订单风险将较小,对流动性比较好的股票可以下达100万元以下的市价订单;对其他A股,下达金额在40万元以下的市价订单风险将较小;对B股,下达金额在2万美元以下的市价订单风险将较小;对权证,下达金额在40万元以下的市价订单风险将较小。(证券时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