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FN20-EP-5x5 三维3D封装,MAX31865 PCB封装
TQFN20-EP_5x5三维封装,MAX31865温度采集芯片用到的封装。PT100铂电阻温度采集传感器硬件PCB封装
工程师总结的55条模电数电学习笔记,受益非浅!.docx
注:电平、电压、电平转换、接大地方式等的重点简单介绍。
1、HC为COMS电平,HCT为TTL电平
2、LS输入开路为高电平,HC输入不允许开路,HC一般都要求有上下拉电阻来确定输入端无效时的电平。LS却没有这个要求
3、LS输出下拉强上拉弱,HC上拉下拉相同
4、工作电压:LS只能用5V,而HC一般为2V到6V
5、CMOS可以驱动TTL,但反过来是不行的。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需要加上拉电阻,将2.4V~3.6V之间的电压上拉起来,让CMOS检测到高电平输入
6、驱动能力不同,LS一般高电平的驱动能力为5mA,低电平为20mA;而CMOS的高低电平均为5mA
7、RS232电平为+12V为逻辑负,-12为逻辑正
8、74系列为商用,54为军用
9、TTL高电平>2.4V,TTL低电平<0.4V,噪声容限0.4V
10、OC门,即集电极开路门电路(为什么会有OC门?因为要实现“线与”逻辑),OD门,即漏极开路门电路,必须外界上拉电阻和电源才能将开关电平作为高低电平用。否则它一般只作为开关大电压和大电流负载,所以又叫做驱动门电路。并且只能吸收电流,必须外界上拉电阻和电源才才能对外输出电流
11、COMS的输入电流超过1mA,就有可能烧坏COMS
12、当接长信号传输线时,在COMS电路端接匹配电阻
13、在门电路输入端串联10K电阻后再输入低电平,输入端出呈现的是高电平而不是低电平
14、如果电路中出现3.3V的COMS电路去驱动5VCMOS电路的情况,如3.3V单片机去驱动74HC,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种方法解决,最简单的就是直接将74HC换成74HCT的芯片,因为3.3VCMOS可以直接驱动5V的TTL电路;或者加电压转换芯片;还有就是把单片机的I/O口设为开漏,然后加上拉电阻到5V,这种情况下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电阻的大小,以保证信号的上升沿时间。
15、逻辑门输出为高电平时的负载电流(为拉电流),逻辑门输出为低电平时的负载电流(为灌电流)
16、由于漏级开路,所以后级电路必须接一上拉电阻,上拉电阻的电源电压就可以决定输出电平。这样漏极开路形式就可以连接不同电平的器件,用于电平转换。需要注意的一点:在上升沿的时候通过外部上拉无源电阻对负载进行充电,所以上升沿的时间可能不够迅速,尽量使用下降沿。
以下有很多就不一一例出来了!!
......
EMC基础知识总结!从原理到设计,接地,滤波,PCB设计面面俱到.docx
讲解硬件电路:1、传导与辐射;2、EMC标准及测试;3、EMC基础理论;4、传导干扰耦合形式;5、差模辐射与共模辐射;6、EMC设计;7、EMC接地设计;8、EMC滤波设计;9、EMC PCB设计;10、EMC工程师八个技能。
EMC基础理论
EMC基础理论(此部分为样例,内容中有很多图片分析,这里无法粘贴,没有进行展示,文件下载下来后可以看到图片。)
-电磁干扰的时域与频域描述 :时域特性
-电磁干扰的时域与频域描述 :频域特性
-电磁干扰的时域与频域描述 :周期梯形波的
-电磁干扰的时域与频域描述:宽带噪声
-电磁干扰的时域与频域描述:时钟与数据噪声
-分贝(dB)的概念
分贝是电磁兼容中常用的基本单位。
定义为两个功率的比:
传导干扰耦合形式
1、共阻抗耦合
-由两个回路经公共阻抗耦合而产生,干扰量是电流i,或变化的电流di/dt。
2、容性耦合
-在干扰源与干扰对称之间存在着耦合的分布电容而产生,干扰量是变化的电场,即变化的电压du/dt。
3、感性耦合
-在干扰源与干扰对称之间存在着互感而产生,干扰量是变化的磁场,即变化的电流di/dt。
-电场与磁场
电场:导体之间的电压产生电场
-电场强度单位:V/m
磁场:导体上的电流产生磁场
-磁场强度单位:A/m
波阻抗:Zo=E/H
差模辐射与共模辐射
1、差模辐射:电流在信号环路中流动产生
2、共模辐射:由于导体的电位高于参考电位产生
3、PCB主要产生差模辐射
4、线缆主要产生共模辐射
5、差模辐射电场的计算
其中 :
E:电场强度(V/m)
f :电流的频率(MHz)
A:电流的环路面积(cm2)
I :电流的强度(mA)
r :测试点到电流环路的距离(m)
6、共模辐射电场的计算
5V升12v的boost电路应该如何设计?.docx
要将5V升为12V建议直接使用DC/DC升压芯片来完成,目前国产的电源芯片做的比较好,性能也不差,所以今天推荐一款国产小体积、小封装、外设电路简单的升压芯片SX1308。文件内容是介绍如何应用SX1308来进行升压设计。
以下是内容部分展示(文件内容中有图片,下载后可查看)
电压稳定,最大输出电流不低于1A。
▲ 大电流DC-DC升压电路。
上图所示电路的输入电压为5V,输出电压为12V,输出电流不低于1A。图中的XL6009是一款常用的大电流DC-DC升压IC,其推荐工作电压为5~32V,输出电压最高为35V,内置功率MOSFET的开关电流可达4A,开关频率为400KHz。
XL6009的②脚为使能控制端,该端悬空时为高电平,此时整个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②脚为低电平时,XL6009内部电路关闭,此时整个升压电路停止工作,输出端无电压输出,故在XL6009的②脚加一个小的拨动开关即可控制整个升压电路的工作与否。
本电路的输出电压由电阻R1和R2决定,改变R1或R2的阻值即可调整输出电压。当R1和R2采用图示数值时,输出电压为固定的12V。图中的电阻R2阻值为10.33KΩ,实际中没有标称值为10.33KΩ的电阻,可以选用标称值为10KΩ和330Ω的电阻串联。
▲ TO263-5封装的XL6009。
▲ 贴片电感。
制作时,电感L可选用47μH的贴片功率电感,VD选用整流电流为3A的1N5822肖特基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