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
例如:
传统洗衣服的时候需要很多步,而现代洗衣服只需要人,衣服,洗衣服,洗衣机这几个对象具体洗衣机怎么运作的并不关心。这就是面对对象,对象只需要用就行了。
面对对象不关心过程,通过对象之间互相交互即可。
对象
搞出一个类来抽象出的对象(每个人的抽象能力不同)
抽象对象(根据实体)
类实例化出对象,对象之间相互交互就是面向对象了
类定义和使用
定义一个类(自定义类型)和数据类型差不多。
类名要求大驼峰,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
类产生对象的过程叫做实例化对象
类是用来对一个实体(对象)来进行描述的,主要描述该实体(对象)具有哪些属性(外观尺寸等),
哪些功能(用来干啥),描述完成后计算机就可以识别了。
类包含了字段(成员变量)和行为(成员方法),作用域取决于他名字前面的修饰符。
// 创建类
class ClassName{
field; // 字段(属性) 或者 成员变量
method; // 行为 或者 成员方法
}
class为定义类的关键字,ClassName为类的名字,{}中为类的主体
类中包含的内容称为类的成员。属性主要是用来描述类的,称之为类的成员属性或者类成员变量。
方法主要说明类具有哪些功能,称为类的成员方法。
例如
class WashMachine{
public String brand; // 品牌
public String type; // 型号
public double weight; // 重量
public double lenght; // 长
public double weidth; // 宽
public double height; // 高
public String color; // 颜色
public void WashClothes(){ // 洗衣服 System.out.println("洗衣功能"); }
public void dryClothes(){ // 脱水 System.out.println("脱水功能"); }
public void SetTime(){ // 定时 System.out.println("定时功能"); } }
类名注意采用大驼峰定义
成员前写法统一为public,后面会详细解释
此处写的方法不带 static 关键字. 后面会详细解释
采用Java语言将洗衣机类在计算机中定义完成,经过javac编译之后形成.class文件,
在JVM的基础上计算机就可以识别了。
1. 一般一个文件当中只定义一个类
2. main方法所在的类一般要使用public修饰(注意:Eclipse默认会在public修饰的类中找main方法)
3. public修饰的类必须要和文件名相同
4. 不要轻易去修改public修饰的类的名称,如果要修改,通过开发工具修改(给同学演示)。
快速修改文件名和public修饰的类名
类的实例化
1.为这个对象分配内存
2.调用合适的构造方法(构造函数与类名相同)
通过new实例化
PetDog dogh = new PetDog(); //通过new实例化对象
对象名dogh类名PetDog
对象名.成员变量访问成员变量;对象名.成员方法()
new 关键字用于创建一个对象的实例.
使用 . 来访问对象中的属性和方法.
同一个类可以创建多个对象.
当成员变量没有赋值时
String无赋值时是null(String是引用类型)
类和对象说明
实例化出一个对象就会在堆区创建一个空间 不会互相干扰
1. 类只是一个模型一样的东西,用来对一个实体进行描述,限定了类有哪些成员.
2. 类是一种自定义的类型,可以用来定义变量.
3. 一个类可以实例化出多个对象,实例化出的对象 占用实际的物理空间,存储类成员变量
4. 做个比方。类实例化出对象就像现实中使用建筑设计图建造出房子,类就像是设计图,只设计出需要什么东
西,但是并没有实体的建筑存在,同样类也只是一个设计,实例化出的对象才能实际存储数据,占用物理空
间
构造函数
new对象的参数决定了使用哪一个构造函数
快速生成构造函数的方法
默认生成构造函数
构造函数的函数体参数
构造方法调用方法
方法的重载
快速生成构造方法
this引用
当形参名不小心与成员变量名相同时
局部变量优先原则
this引用的是调用成员方法的对象
this引用指向当前对象(成员方法运行时调用该成员方法的对象),
在成员方法中所有成员变量的操作,都是通过该引用去访问。
只不过所有的操作对用户是透明的,即用户不需要来传递,编译器自动完成。
this引用的特性
1. this的类型:对应类类型引用,即哪个对象调用就是哪个对象的引用类型
2. this只能在"成员方法"中使用
3. 在"成员方法"中,this只能引用当前对象,不能再引用其他对象
this.成员变量 this.成员方法
在构造方法中如果要调用另一个构造方法则this()括号里面只能填实际数值!this(2.0)括号里不能写成员变量
目前为止所学的赋值方法
没有初始化的话
String属于引用类型,引用类型默认为null
快速生成一个方法
能够在一个类中返回一个被限制范围的成员变量给另一个类(无参)
get开头和set开头
使用方法如下
面对对象有三大思想:封装、继承、多态
封装
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进行有机结合,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仅对外公开接口来和对象进行交互
例如
计算机厂商在出厂时,在外部套上壳子,将内部实现细节隐藏起来,
仅仅对外提供开关机、鼠标以及键盘插孔等,让用户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即可。
访问限定符
Java中主要通过类和访问权限来实现封装:
类可以将数据以及封装数据的方法结合在一起,更符合人类对事物的认知,
而访问权限用来控制方法或者字段能否直接在类外使用。Java中提供了四种访问限定符:
接口的修饰符
即接口只能被public,abstract修饰符修饰,
接口被设计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被继承,final修饰类却是表名该类不能被继承,
所以用final修饰接口是无意义的
default不能修饰类 方法 成员变量,直接不写修饰符就表示default了
修饰类的修饰符
权限修饰符:public、默认权限(什么都不写),在任何一个类中都能创建对象
final:被final修饰的类不能被继承
abstract:被abstract修饰的类不能创建对象
被protected修饰的的成员在另一个包的子类中只能通过super来访问成员,不能创建对象来访问
类创建了对象能不能访问取决于成员前面的修饰符
导包(对文件夹进行访问)
可以自己创建文件夹,将java文件放入
创建一个包
让文件分层打开
1. java.lang:系统常用基础类(String、Object),此包从JDK1.1后自动导入。
2. java.lang.reflect:java 反射编程包; 3. java.net:进行网络编程开发包。
4. java.sql:进行数据库开发的支持包。
5. java.util:是java提供的工具程序包。(集合类等) 非常重要
6. java.io:I/O编程开发包。
static成员
假设三个同学是同一个班的,那么他们上课肯定是在同一个教室,那既然在同一个教室,
那能否给类中再加一个成员变量,来保存同学上课时的教室呢?答案是不行的。
之前在Student类中定义的成员变量,每个对象中都会包含一份(称之为实例变量),因为需要使用这些信息来描述具体的学生。
而现在要表示学生上课的教室,这个教室的属性并不需要每个学生对象中都存储一份,而是需要让所有的学生来共享。
在Java中,被static修饰的成员,称之为静态成员,也可以称为类成员,其不属于某个具体的对象,是所有对象所共享的。
静态成员变量的属性
1. 不属于某个具体的对象,是类的属性,所有对象共享的,不存储在某个对象的空间中
2. 既可以通过对象访问,也可以通过类名访问,但一般更推荐使用类名访问
3. 类变量存储在方法区当中
4. 生命周期伴随类的一生(即:随类的加载而创建,随类的卸载而销毁)
public class Student{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gender;
public int age;
public double score;
public static String classRoom = "Bit30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静态成员变量可以直接通过类名访问
System.out.println(Student.classRoom);
Student s1 = new Student("Li leilei", "男", 18, 3.8);
Student s2 = new Student("Han MeiMei", "女", 19, 4.0);
Student s3 = new Student("Jim", "男", 18, 2.6);
// 也可以通过对象访问:但是classRoom是三个对象共享的
System.out.println(s1.classRoom);
System.out.println(s2.classRoom);
System.out.println(s3.classRoom);
}
}
同学以调试方式运行上述代码,然后在监视窗口中可以看到,静态成员变量并没有存储到某个具体的对象中。
static修饰成员方法
一般类中的数据成员都设置为private,而成员方法设置为public,
那设置之后,Student类中classRoom属性如何在类外访问呢?
被private修饰的成员变量可以提供get 和set的公开方法在类外访问
Java中,被static修饰的成员方法称为静态成员方法,是类的方法,不是某个对象所特有的。
静态成员一般是通过静态方法来访问的。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atic String classRoom = "Bit306";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ClassRoom(){
return classRoom;
}
}
public class TestStud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Student.getClassRoom());
}
}
静态方法特性
1. 不属于某个具体的对象,是类方法
2. 可以通过对象调用,也可以通过类名.静态方法名(...)方式调用,更推荐使用后者
3. 不能在静态方法中直接访问任何非静态成员变量
(可以通过在静态方法中new一个对象来访问非静态成员)
静态方法中不能使用this,super 两个都需要对象
不能在静态方法中直接访问任何非静态成员变量
静态方法中不能调用任何非静态方法,因为非静态方法有this参数,在静态方法中调用时候无法传递this引用。
静态方法不能重写,不能用来实现多态
static成员变量初始化
注意:
静态成员变量一般不会放在构造方法中来初始化,构造方法中初始化的是与对象相关的实例属性
静态成员变量的初始化分为两种:就地初始化 和 静态代码块初始化。
就地初始化
private static String classRoom = "Bit306";
代码块
使用 {} 定义的一段代码称为代码块
普通代码块
构造块
静态块
同步代码块(后续讲解多线程部分再谈)
普通代码块:定义在方法中的代码块
普通代码块的成员变量生命周期只在这个代码块中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直接使用{}定义,
普通方法块 int x = 10 ;
System.out.println("x1 = " +x);
}
int x = 100 ;
System.out.println("x2 = " +x);
}
}
// 执行结果 x1 = 10 x2 = 100
构造代码块(实例代码块)
一般用于初始化实例成员变量
//实例代码块 {
this.name = "bit";
this.age = 12;
this.sex = "man";
System.out.println("I am instance init()!");
}
实例代码块的this 取决于new了这个实例代码块的类的对象
静态代码块
使用static定义的代码块,一般用于初始化静态成员变量
// 静态代码块
static {
classRoom = "bit306";
System.out.println("I am static init()!");
}
静态代码块不管生成多少个对象,其只会执行一次
静态成员变量是类的属性,因此是在JVM加载类时开辟空间并初始化的
如果一个类中包含多个静态代码块,在编译代码时,编译器会按照定义的先后次序依次合并
实例代码块只有在创建对象时才会执行
执行顺序 
内部类
当一个事物的内部,还有一个部分需要一个完整的结构进行描述,
而这个内部的完整的结构又只为外部事物提供服务,那么整个内部的完整结构最好使用内部类。
在 Java 中,可以将一个类定义在另一个类或者一个方法的内部,前者称为内部类,后者称为外部类。
内部类也是封装的一种体现
public class OutClass
{
class InnerClass{
}
}
//OutClass是外部类 // InnerClass是内部类
1. 定义在class 类名{}花括号外部的,即使是在一个文件里,都不能称为内部类
2. 内部类和外部类共用同一个java源文件,但是经过编译之后,内部类会形成单独的字节码文件
内部类的分类
public class OutClass {
// 成员位置定义:未被static修饰 --->实例内部类
public class InnerClass1{
}
// 成员位置定义:被static修饰 ---> 静态内部类
static class InnerClass2{
}
public void method(){
// 方法中也可以定义内部类 ---> 局部内部类:几乎不用
class InnerClass5{
}
}
}
日常开发中主要使用匿名内部类
根据内部类定义的位置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 成员内部类(普通内部类:未static修饰的成员内部类 和 静态内部类:被static修饰的成员内部类)
2. 局部内部类(不谈修饰符)
3、匿名内部类
注意:内部类其实日常开发中使用并不是非常多,大家在看一些库中的代码时候可能会遇到的比较多。
日常开发中使用最多的是匿名内部类。
内部类
在外部类中,内部类定义位置与外部类成员所处的位置相同,因此称为成员内部类。
实例内部类
即未被static修饰的成员内部类
// 实例内部类:未被static修饰
class InnerClass{
int c;
public void methodInner()
{
// 在实例内部类中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中:
任意访问限定符修饰的成员 a = 100; b =200;
methodA();
methodB();
// 如果外部类和实例内部类中具有相同名称成员时,优先访问的是内部类自己的
c = 300; System.out.println(c);
// 如果要访问外部类同名成员时候,必须:外部类名称.this.同名成员名字
OutClass.this.c = 400; System.out.println(OutClass.this.c);
}
}
推荐使用这种方法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变量或者成员方法
实例内部类中不能写main函数因为一个java程序中只能有一个main在外部类,如果要使用内部类时,在main中创建一个内部类的实例化对象
创建内部类对象
// 创建实例内部类对象
OutClass.InnerClass innerClass1 = new OutClass().new InnerClass();
// 上述语法比较怪异,也可以先将外部类对象先创建出来,然后再创建实例内部类对象
OutClass outClass = new OutClass();
OutClass.InnerClass innerClass2 = outClass.new InnerClass();
当外部类要访问内部类时
// 要访问实例内部类中成员,必须要创建实例内部类的对象
// 而普通内部类定义与外部类成员定义位置相同,因此创建实例内部类对象时必须借助外部类
总结
1. 外部类中的任何成员都可以被在实例内部类方法中直接访问
2. 实例内部类所处的位置与外部类成员位置相同,因此也受public、private等访问限定符的约束
3. 在实例内部类方法中访问同名的成员时,优先访问自己的,如果要访问外部类同名的成员,
必须:外部类名称.this.同名成员 来访问
4. 实例内部类对象必须在先有外部类对象前提下才能创建
不管是外部类使用内部类的方法和属性还是内部类使用外部类的方法和属性前提都是创建内部类的对象,可以在main创建或者在外部类的方法中创建
静态内部类
// 静态内部类:被static修饰的成员内部类
static class InnerClass{
public void methodInner()
{
// 在内部类中只能访问外部类的静态成员
// a = 100; // 编译失败,因为a不是类成员变量
b =200; // methodA();
// 编译失败,因为methodB()不是类成员方法
methodB();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静态内部类对象创建 & 成员访问
OutClass.InnerClass innerClass = new OutClass.InnerClass();
innerClass.methodInner();
}
}
OutClass.InnerClass innerClass = new OutClass.InnerClass();
1. 在静态内部类中只能访问外部类中的静态成员
2. 创建静态内部类对象时,不需要先创建外部类对象
3. 静态内部类可以定义 静态和非静态的成员和方法
静态内部类使用外部类的非静态成员
总结
1.是否能拥有静态成员
静态内部类可以有静态成员(方法,属性),而非静态内部类则不能有静态成员(方法,属性)。
2.访问外部类的成员
静态内部类只能够访问外部类的静态成员,而非静态内部类则可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方法,属性)。
3.静态内部类和非静态内部类在创建时有区别
局部内部类
public void method(){ int b = 10;
// 局部内部类:定义在方法体内部
// 不能被public、static等访问限定符修饰
class InnerClass{
public void methodInnerClass(){ System.out.println(a); System.out.println(b); } }
// 只能在该方法体内部使用,其他位置都不能用
InnerClass innerClass = new InnerClass();
innerClass.methodInnerClass();
}
局部内部类特性
1. 局部内部类只能在所定义的方法体内部使用
2. 不能被public、static等修饰符修饰
3. 编译器也有自己独立的字节码文件,命名格式:外部类名字$内部类名字.class
4. 几乎不会使用
匿名代码块
后续会讲
在内部类中使用外部类的另一种方法(传参)
对象的打印 toString
重写toString即可(object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