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
-
原材料 :
- 铝合金 :2024 年中国铝合金产量达 1614.1 万吨,同比增长 9.6%,2025 年预计将增至 1772 万吨。其具有强度高、耐腐蚀、延展性好、易加工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大型企业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壁垒主导市场。
- 钛合金 :2023 年我国共生产钛加工材 15.91 万吨,同比增长 5.3%,2025 年产量预计将达到 17.59 万吨。行业集中度较高,具备规模化效应的大型企业较少,主要包括宝钛股份、西部超导等。
- 碳纤维复合材料 :2024 年底国内碳纤维年产能达 135500 吨,2025 年产能预计将达到 150800 吨。产业呈现明显的区域集中化特征,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
-
核心零部件 :
- 芯片 :是低空飞行器的 “大脑”,负责处理各种传感器数据和飞行控制算法。例如,寒武纪智能基带芯片算力达 13.2TOPS,可满足复杂飞行控制需求。
- 传感器 :2023 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 1336.2 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5.96%,2025 年预计将达到 1795.5 亿元。其中,MEMS 惯性导航精度达厘米级,禾赛科技占全球激光雷达市场份额 18%。
- 电池 :高能量密度电池是低空飞行器的关键部件之一,亿纬锂能推出的 4C 快充无人机电池,续航突破 120 分钟。
- 电机 :作为无人机的动力系统核心,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无人机的飞行效率和应用效果。2023 年中国工业电机销售收入达到约 3720 亿元,2025 年预计将达到 4074.3 亿元。通达动力、卧龙电驱等是国内无人机电机的重点企业。
中游:制造与技术突破
-
无人机平台 :
- 工业无人机 :2023 年中国工业无人机及其相关服务产业市场规模达 1134 亿元,五年复合增速达 54.70%,2024 年约为 1508 亿元,2025 年预计将达到 2007 亿元。市场呈现 “一超多强” 的竞争格局,大疆创新以绝对优势领跑,纵横股份、极飞科技等在细分领域寻求突破。
- 消费级无人机 :以深圳为核心的广东省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占据全国主导地位,产值规模超过千亿元。
-
eVTOL :作为低空经济新兴且重要的载体,2023 年中国 eVTOL 市场规模达到 9.8 亿元,同比增长 77.3%,2024 年约为 32 亿元,2025 年预计将达到 57.5 亿元。亿航智能、沃飞长空等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差异化和场景深耕抢占市场先机。
-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 :5G-A 网络、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为低空飞行器提供了智能化支撑,推动了低空经济的数字化发展。例如,华为、大疆等企业主导技术标准制定,利用 5G 网络的高速通信保障飞行器实时导航与协同作业。
下游:应用与服务
-
应用领域 :
- 物流配送 :无人机物流发展迅速,成为解决物流 “最后一公里” 问题的重要手段。2025 年,美团在上海杨浦区的无人机运营中心可实时监控 68 单配送任务,验证了城市低空物流商业化的可行性。
- 农林植保 :利用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播种等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工成本。
- 地理测绘 :通过无人机搭载测绘设备,快速获取地理信息数据,用于地图绘制、资源勘探等。
- 电力巡检 :无人机对电力线路进行巡检,及时发现故障和隐患,提高电力运维效率和安全性。
- 应急救援 :在地震救援、高层灭火等场景中,无人机可快速到达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和物资投放等工作。
-
服务领域 :
- 低空旅游 :上海、辽宁、四川等多地密集开通低空载客游览航线,满足了人们对旅游体验的新需求,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升级和创新发展。
- 城市管理与服务 :借助低空飞行手段进行公共管理和服务,如交通监测、警务安防、海关缉私等,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相关企业分布
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与广东地区。北京地区产业链上游有企业钢研高纳与中航协等;产业链中游有企业中国航空;下游有企业百程旅游等。
产业规模与发展趋势
2024 年全球低空经济规模达 5000 亿元,中国占比超 30%,预计 2030 年突破 2 万亿元。随着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推动,中国低空经济将迎来快速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