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olab使用笔记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谷歌Colab中设置文件路径以便引用外部py文件,以及解决长时间运行导致的断开连接问题。通过挂载Google Drive并更改工作目录,可以实现代码的可重用性。同时,通过在Chrome开发者工具中设置脚本,可以防止Colab因长时间无操作而断开,确保代码连续执行。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google提供的colab提供了GPU、TPU的运行环境,可以省去不少银子,在使用中根据自己的情况,记录了几点笔记以待不时查看。

1. 路径的问题。对于一个问题,只写一个ipynb文件显示不利于代码的可重用性,我习惯把一些可重用的代码写到py文件,然后在ipynb文件中用import命令引用。在colab中为了能识别文件的路径,按如下步骤进行。

step1. 挂载目录。我们把下面代码复制到一个cell中,并运行此cell

from google.colab import drive

drive.mount('/content/drive')

step 2. 改变目录到你要使用的文件夹

import os

os.chdir('drive/MyDrive/Colab/workfiles')

注:此处workfiles即你的工作目录,把你的ipynb文件和py文件放在一个目录下就可以使用了。不同目录间的文件引用,目前还没用到,以后用到再补充。

2. colab断开连接的问题。colab虽好用,可是如果我们运行一个程序后就去做别的工作,长时间不点击页面就会造成colab断开连接,从而我们的代码就中断执行了,为了使页面保持连接,按如下步骤进行。

step 1. 点开谷歌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

 step 2. 在开发者工具里点击“Concole”

 step 3. 在上图的红色横线处复制粘贴下列代码:

function ClickConnect(){
  colab.config
  console.log("Connnect Clicked - Start"); 
  document.querySelector("#top-toolbar > colab-connect-button").shadowRoot.querySelector("#connect").click();
  console.log("Connnect Clicked - End");
};
setInterval(ClickConnect, 60000)

复制粘贴后,回车即可。如此可让网页每隔60秒点击一次。但在我本人的实验中发现如此频繁点击会导致中断,我一般设为10分钟点击一次,把最后一行的60000改为600000。

声明:

此博客只是自己的学习笔记,非原创。所有方法均来自他人博客在此表示感谢。

笔记第2点来自CSDN博主「今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liupeng19970119/article/details/105625334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