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event的事件驱动模型的最佳实践@EventListener

本文介绍了Spring中事件驱动模型的使用,包括定义事件、监听处理类以及发布事件。强调了@EventListener注解的优雅性和事务隔离的注意事项。通过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TransactionalEventListener进行事务控制,确保监听事件在适当的时间执行。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我们知道观察者模式可以实现代码的解耦,而spring的event模型就是这种设计模式的极佳体现。一个事件包含:事件发布、监听、和事件源。在spring中我们可以通过ApplicationContext的publishEvent方法去发布事件;通过实现ApplicationListener接口来自定义自己的监听器;继承ApplicationEvent类来实现事件源。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说明:

1.spring下使用event模型

1.1 定义event

/**
 * event的基类
 *
 * @author 94977
 * @create 2018/7/22
 */
public abstract class BaseEvent extends ApplicationEvent {
   
    public BaseEvent(Object source) {
   
        super(source);
    }
}
public class FaceEvent extends BaseEvent {
   

    /**
    * @author 94977
    * @time 2018/7/22 15:50
    * @param * @param null
    * @return
    * @description  必须要实现的构造方法
    */
    public FaceEvent(User user) {
   
        super(user);
    }
}

1.2 event的监听处理类。监听类实现ApplicationListener 里onApplicationEvent方法即可

@Component
public class FaceEventListener implements Application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ApplicationEvent(ApplicationEvent event) {
   
        if(event instanceof FaceEvent){
   
            User user = (User) event.getSource();
            LOGGER.info("===> 收到人脸事件:  {}",user);
            // .....
            System.out.println("人脸事件处理结束。。。");
        }
    }
}

       当然通过event instanceof FaceEvent判断事件源来处理的方式不是很优雅。有更好的方式,接口ApplicationListener支持泛型,可以通过泛型来判断处理的事件源。如下只处理FaceEvent源。

@Component
public class FaceEventListener extends BaseEventListener implements ApplicationListener<FaceEv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ApplicationEven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