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02
类型转换的分类:自动(隐式)类型转换和强制(显示)类型转换
自动(隐式)类型转换:小类型转大类型,自动提升为大类型,运算结果是大类型
强制(显示)类型转换:手动将大类型转换成小类型,运算结果是小类型 转换格式: 目标类型 变量名 = (目标类型)要转换的值;
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
char—>int
注意事项:当且仅当大类型数据可以转换为小类型数据时,才进行转换,否则会造成精度损失。
提前规定变量,可能会减少很多的bug。
标识符(自定义命名):给类、方法、变量、常量等起名字的字符序列。
标识符的组成部分:英文大小写字母、数字、下划线(_)和美元符号($)
标识符定义规则(必须遵守):
1.不能以数字开头
2.不能是关键字
3.严格区分大小写
命名规范:
类和接口:首字母大写,如果有多个单词,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HelloWorld,Student
变量和方法:首字母小写,如果有多个单词,从第二个单词开始首字母大写:getName,studyJava
常量名(自定义常量):所有字母都大写,多个单词用下划线隔开(_):MAX_VALUE
包名:全部小写,如果有多级,用点号(.)隔开,遵循域名反写的格式:cn.itcast.demo
总结:驼峰命名,见名知意
java核心运算符:
运算顺序:从上往下,从左往右
运算符:对常量和变量进行运算符的符号
算术运算符(用来进行算数运算的符号):+、-、*、/、%(取模,求余)、++(自增1)、–(自减1)
赋值运算符:=、+=、-=等等
关系(比较)运算符:==、>=、>、<等等
逻辑运算符:&&(与,并且)、||(或,或者)、!(非,除非,表示否定0)
三元运算符:?:
表达式:用运算符把常量或变量连接起来的式子
表达式的类型:表达式运算结果的数据类型
整形表达式:1+2、10*60
布尔型表达式:2>1、(20-3)>10
注意:整数相除结果还是整数,想要得到小数,就必须有小数参与运算
算术运算符
加法运算(+)的特点
1.加号两边是数值型数据时,进行加法运算;
2.加号两边有任意一边是字符串时,进行字符串的拼接
3.加号两边是字符型数据(’a‘,‘5’,‘3’)时,用该字符在计算机中所表示的数值进行运算(ASC||码表)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e2anFUzE-1611929629893)(C:\Users\Lenovo\Desktop\ASCII码表.png)]
字符:0——9,ASCII码对应的值:48——57
字符:a——z,ASCII码对应的值:97——122
字符:A——Z,ASCII码对应的值:65——90
自增1(++)和自减1(–)运算
1.单独使用:放在变量前或后结果一样
2.参与运算:
在变量前,先自增(自减),再进行其他运算
在变量后,先以原值进行其他运算,再自增(自减)
赋值运算符
基本赋值运算符:=
扩展赋值运算符:+=、-=、/=、*=、%=
扩展赋值运算符的好处:省略了强制类型转换的操作
关系运算符:用来描述(比较)两个变量值之间的关系
关系运算符的结果是布尔(boolean)类型,要么是true,要么是false
常见的关系运算符:==(等于),!=(不等于),>(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小于等于)
注意事项:不要把==写成=
==是判断两个值是否相等;=是赋值的意思
逻辑运算符:用于判断“并且”、“或者”、除非等逻辑关系
常见的关系运算符:==(等于),!=(不等于),>(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小于等于)
注意事项:不要把==写成=
==是判断两个值是否相等;=是赋值的意思
逻辑运算符:用于判断“并且”、“或者”、除非等逻辑关系
逻辑运算符两端一般连接值为布尔值类型的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
逻辑运算符的运算结果是布尔值,要么是true,要么是false
&&(并且,与):要求所有条件都满足,除非都是true即结果是true;否则结果为false。即有一个有false则整体为false。(既要身材好并且长的好看,两者都要)
||(或者,或):要求只要满足任意一个条件即可,即有一个true则整体为true。(要身材好的或者长的好看,二选一)
!(除非,非):值为true,则是false;值为false,则是true。取反
注意:偶数个逻辑非,结果不变
三元运算符:又称三目运算符,即又三部分组成;
格式:
(关系表达式)?表达式1:表达式2;
运算流程:
如果关系表达式结果为true,则执行表达式1
如果关系表达式结果为false,则执行表达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