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
文章平均质量分 59
futurelight
做高质量的技术内容,为中国技术社区尽一分力量。
展开
-
Linux内核开发大牛Alan Cox离开Red Hat转投Intel
今天早些时候Linux内核主力开发,人称二号教宗Alan Cox宣布说,他已经决定离开红帽。但这不是说他不工作不为Linux做贡献了,而是因为他更喜欢开发底层的一些程序,兴趣使然。 在他给LXer网站编辑的邮件中,他解释了他离开的具体原因,大体意思(注意:是大体意思)是说: 在1月中旬我会离开红帽,但并不是要和家人待在一起,或者照顾照顾俺的花园,或者忙些其他有意思的事情。而是为了能更原创 2008-12-24 12:42:00 · 11623 阅读 · 4 评论 -
《领域驱动设计精简版》电子版迷你书序言
Domain Driven Design这本书的中文版已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在2006年出版,人民邮电出版社图灵出版公司新近即将出版这本书的中文注释版。据我了解该书得到了读者的认可,由此可见领域驱动设计这一概念正在或者已经得到了国内开发者社区的认可。关于领域驱动设计的重要性,本书作者之一Floyd Marinescu和中文版译者之一孙向晖兄弟都已经做了详细的阐述,我就不在这儿画蛇添足了。我相信通原创 2007-09-26 21:25:00 · 2942 阅读 · 0 评论 -
S+S:微软克制SaaS的未来战略?
在《程序员》杂志2007年第十期的“2.0时代的软件商业模式——SaaS”专题中,作者方舟撰文“服务不够,还得有软件——微软S+S战略初窥”的文章中,介绍了微软目前提出的Software plus Services(S+S)战略。软件领域从来不缺少名词,比如现在比较热门的Web 2.0、SOA、REST和SaaS等。与其他几个名词不同,SaaS好像自诞生之初就不受微软的欢迎,微软架构策略总监J原创 2007-10-15 21:56:00 · 8762 阅读 · 5 评论 -
我们期待什么样的技术大会
注:本文全文发表于《程序员》杂志2007年第11期,本博客为摘选抽样调查在本文写作之前,我有针对性地对一些相识的朋友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他们包括在外资软件公司供职的高级软件开发人员,本土软件公司的项目经理,独立咨询师和参展商,基本能代表一次软件开发大会所能覆盖的人群。让我们看看在他们心目中的技术大会是什么样子的。A来自某知名外资软件公司,曾在相关大会上做过演讲,他的观点是希望大会在举办原创 2007-11-04 21:15:00 · 2339 阅读 · 1 评论 -
中国技术社区活动日历表发布啦
“中国技术社区活动日历表”是一个关于国内技术活动的公告栏,由InfoQ中文站进行维护。从这个列表上,你可以浏览到近期举行的非盈利公开课、讨论组或者技术大会等信息。这一列表向非盈利组织和商业团体免费开放,只要是对读者有价值的技术活动信息都欢迎添加。不能及时获得社区中举办的活动信息是很多开发人员苦恼的一个问题。对于技术厂商来说也是如此,在安排活动时稍有不慎就会和其他类似技术活动撞车。“中国技术社区原创 2008-03-05 14:35:00 · 1868 阅读 · 0 评论 -
回顾动态语言的2007——乱花渐欲迷人眼
在去年这个时候,《程序员》&CSDN的总编孟岩在展望2007年的动态语言发展时,发出感叹“未来属于动态语言”。未来这个词汇包含着无限的含义,2007年属于“未来”,5年后的2012年也属于“未来”,究竟动态语言什么时候能够占据统治地位,目前来看还是个未知数,但同时我们可以感知的是:在动态语言领域,现在的形势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如果说我们回望不久的以前,比如5年前,我想很多人会大发感慨,那是一原创 2008-03-07 14:13:00 · 2121 阅读 · 0 评论 -
Scrum Checklists中文版和Grails入门指南 电子书发布
冒个泡,发个广告,InfoQ中文站最近新发布了两个迷你书,请感兴趣的朋友下载阅读。 Scrum Checklists中文版《Scrum Checklists中文版》一书是从SPRiNT-iT的Scrum教练们长期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Scrum规则的精华。这本小册子为我们带来使用的清单和阐释,将有助于实践者们更有效地推动所有的Scrum会议,并创造Scrum成果。Grails入门指南原创 2007-12-21 12:16:00 · 2208 阅读 · 0 评论 -
微软发布SQL Server 2008和Visual Studio 2008开发平台
昨天微软在北京举办题为“英雄由此诞生——微软2008新一代企业级应用平台与开发技术发布大会”,在会上面向中国技术社区发布了其最新的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数据库服务器SQL Server 2008和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08,并介绍了这些产品的新特性。虚拟化技术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最近包括BEA、微软在内的厂商频频出手,先是BEA宣布和VMWare原创 2008-03-14 14:14:00 · 3199 阅读 · 0 评论 -
免费迷你书下载:《深入浅出Struts 2》
Struts2 是Struts的下一代产品。Struts2的目标很简单——使Web开发变得更加容易。为了达成这一目标,Struts2中提供了很多新特性,比如智能的默认设置、annotation的使用以及“惯例重于配置”原则的应用,而这一切都大大减少了XML配置。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掌握Struts2框架,并能够对组成框架的功能部件和可用的配置项有深刻的理解。作者在书中还将介绍一些可以原创 2008-03-19 11:58:00 · 2807 阅读 · 0 评论 -
Sun在客户端的回归会成功吗?
Elliotte Rusty harold昨天在developerWorks中国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回顾今年JavaOne大会的文章,对Sun在客户端方面的动作对基于富Internet应用的程序开发意义进行了分析。今年的JavaOne大会是成功的,约有10000到15000人在一周的时间内聆听了这次大会。大会之后,Elliotte得出的结论是服务器端已经发展到巅峰,至少在Java平台是这个样子的,原创 2007-06-20 08:53:00 · 4401 阅读 · 2 评论 -
《程序员》第6期:中国企业应用SOA现状调查
《程序员》杂志第6期做了题为“业务敏捷:SOA的本质”的专题报道。其中除阐述SOA的本质及和业务的关系外,还给出了一份对SOA在中国企业中应用现状的调查。因为历史的原因,国内的IT发展相对于国外总有一个延后期,这次的SOA应用现状调查再次印证了这一观点。目前SOA在国外已经得到很好的应用和发展,像IBM和BEA等公司也相继推出了成套的产品。但调查显示有近74%的中国企业目前针对SOA未采取任何原创 2007-06-05 10:08:00 · 2206 阅读 · 0 评论 -
翻译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
今天翻译Eric Evans先生为InfoQ撰写的《Domain-Driven Design quickly》一书的部分章节,感慨颇多。Floyd说这本书要先翻译起来,因为比较简单。也许是受了这句话的影响,一直以来就没把这本书当回事。结果,轻敌必败的俗话就在我身上得到应验了。首先什么是领域驱动设计?晕乎。很明显需要补功课,虽然从网上的介绍得知“领域驱动设计”是“通过领域建模,软件开发人员原创 2007-02-26 23:00:00 · 2045 阅读 · 1 评论 -
测试驱动开发指南
Jeffrey Palermo 2006年5月 摘要:通过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如何结合Visual Studio Team System应用敏捷开发方法学里所强调的重点——测试驱动开发。 内容简介应用案例测试驱动开发的优点一个好的单元测试应具备的特点结论参考资料 简介测试驱动开发(TDD)是一种先进的技术,通过使用自动化单元测试来驱动软件设计并强制依赖的松耦合。使用翻译 2007-02-25 21:54:00 · 2970 阅读 · 2 评论 -
Adobe团队开发:增量开发那么好,何乐而不为?
注:因为时间关系没有翻译完,而且采取的是意译,不通畅的地方请参照文末提供的原文链接,谢谢。Adobe Photoshop团队一直尝试从传统的开发方法过度到敏捷开发上来,但直到CS3的发布,才在副总裁Dave Story的帮助下,完成这一跳跃。结果是什么?轻松的周末,较原来少1/3的Bug等。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如果这是一个好主意,为什么那么长时间才得以实施——这翻译 2007-03-19 17:16:00 · 3370 阅读 · 2 评论 -
David A. Solomon大师来上海 机不可失
给David大师到中国来,做个广告,呵呵!虽然我对这位大师不太熟悉,但通过Google和别人的介绍我知道这是一位大家,我在畅想4月27日那天我是不是也可以飞过去和大师谋一面呢?有谁会赞助吗?呵呵。好了,这样的大师来中国,对我们的开发者和技术社区都是好事一桩,应该多有些这样的人来国内,和咱们的兄弟姐妹们做近距离交流,不过需要我们努力的就是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我昨天采访Hibernate之父Ga原创 2007-04-18 14:57:00 · 1377 阅读 · 0 评论 -
附属于商业企业的社区应该如何发展?
上周有幸参加了BEA中国公司关于dev2dev网站发展的一个小讨论。也许因为和BEA走的比较近的原因,参与的其活动较多,比如做BEA北京地区的User Group Leader等。这次的讨论主题是关于dev2dev网站接下来的发展和定位问题,讨论之后给了我很多思考。其实作为一家商业企业的社区,其所处位置是比较尴尬的。因为其商业背景与社区的民间氛围相违背,要把二者结合的很好还是有些难度的,特别是原创 2007-04-24 09:34:00 · 2052 阅读 · 0 评论 -
技术编辑需要走出去
和一个同样做编辑的朋友聊天,说请我推荐几个专家给投投稿。这当然没有问题,虽然从事技术媒体时间也不长,可也积累了一定的专家资源。追问其缺少哪方面稿件,无语。 也许在国外,专家多,媒体收到的投稿多,编辑不用担心稿源的问题。可在国内,这种情况却不是这样,尤其对技术媒体而言。技术高超,又能写作的人并不多,所以也是国内每次技术大会或者专业媒体上文章,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张面孔的原因之一。多个媒体,少量专家,原创 2007-05-27 22:49:00 · 1510 阅读 · 0 评论 -
Silverlight、JavaFX、Flex/Flash技术比较
对Web开发人员,过去的一段时间绝对是难忘的。因为现在在RIA开发平台领域,除了Adobe业已推出许久的Apollo和Flex,微软正式推出了Silverlight产品,帮助开发人员创建丰富的可交互Web应用。在刚结束的JavaOne大会上,Sun公司首席技术官Bob Brewin又宣布推出基于Java平台的JavaFX,目标同样是直指RIA开发。每一个平台都有自己忠实的拥泵,但是这些技术之间的区原创 2007-05-30 11:20:00 · 4082 阅读 · 5 评论 -
Python创始人谈Python 3000及与Ruby的竞争
Guido van Rossum 1989年在ABC与语言的基础上创建了Python语言。目前Python不仅得到其他开发社区的认可,比如JPython和IronPython的广泛应用,在教育和科学技术领域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据Guido介绍,Python甚至可以和价格昂贵的Matlab等商业软件相媲美。在5月31日举行的Google开发者日期间,InfoQ中文站就Python与Ruby的竞争,原创 2007-06-01 09:13:00 · 5577 阅读 · 6 评论 -
中国技术社区活动日历表更新
继中国技术社区活动日历表发布后,该表最近又添加了许多相关的活动,比如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MySQL中国大会,第十七届国际万维网大会,Dev2Dev TechDays全国巡讲活动以及第二届中国网络工程师侠客行大会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 日期 活动 城市原创 2008-03-25 04:05:00 · 2086 阅读 · 0 评论 -
SpringSource创始人宣布被微软收购
SpringSource(译注:原Interface21,Spring框架背后的公司)的CEO Rod Johnson发表了一则令人震惊的声明,他宣称SpringSource已经同意接受微软收购的请求。InfoQ就此事对Johnson进行独家采访,深入了解此次购并计划,以及这次购并将给Spring和.NET框架的未来带来什么。Johnson在一开始阐述了这次购并案的主要条款——由于Spri转载 2008-04-01 15:09:00 · 2494 阅读 · 0 评论 -
CSDN中国IT技术指数(语言):Java第一,C#第六
日前,CSDN网站对外正式发布中国IT技术指数报告第一期,共包括计算机语言、Web相关技术和基础软件设施等三部分。在计算机语言部分,数据显示在2008年6月份中国地区,Java、C/C++和PHP分列前三名,而被微软寄予厚望的C#语言则位列第六位。 排名前十位的计算机语言分别是Java、C/C++、PHP、JavaScript、SQL、C#、CSS、Visual Basic、UML和Perl等。原创 2008-08-05 23:07:00 · 2497 阅读 · 0 评论 -
8月杭州西安OpenSolaris/OpenSource活动
从目前我们所能收集到的一些资料上,我们可以了解到,OpenSolaris是由Sun公司所发起,用来建立以Solaris操作系统为主的开发者社群,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开发人员、系统管理员和最终用户等。而Sun选择将其核心产品Solaris开源的原因之一,也是希望通过开源社区的力量使得 Solaris能够进一步发展和强化。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理解,即如果没有社区的支持,那么OpenSolaris中的“Open原创 2008-08-21 10:48:00 · 1694 阅读 · 0 评论 -
互联网开放平台技术趋势和讨论
2008年6月14日,InfoQ中文站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次QClub,邀请了中国雅虎的首席架构师曾宏威分享了关于互联网开放平台方面的架构和趋势等。本次活动参会者45人,包括来自新浪、阿里妈妈、百度、腾讯、方正等公司的研发负责人。活动以讨论为主,演讲为辅,持续时间约为3个小时。本文是对本次QClub活动内容的一个简短总结,希望对没有到现场参会的读者了解开放平台的发展和趋势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引起大家更多原创 2008-06-17 18:03:00 · 1597 阅读 · 0 评论 -
2008第三届敏捷大会游记
回来后好几个人都问我今年的大会是不是比去年人多,我算了一下,好像差不多,因为去年的场地和今年的场地是一样的,而且也基本都坐满位子,这样来计算的话,人数不会相差太多,估计有800人到场。 这次比较有意思的是和Matin Flower亲密接触了一下,仔细地看了一下他的相貌,感觉和从前在网上看得相差很多,其实MF很帅很酷的,绝不是网上老态龙钟的样子。 InfoQ中文站的迷你书《硝烟中的Scrum原创 2008-06-23 21:20:00 · 1717 阅读 · 1 评论 -
谷歌的云计算是什么样子的?
在网上收集到几乎所有的关于谷歌云计算和大规模计算的资料,说实话有用的资料确实不多,掰着手指头能数清楚:谷歌关于云计算的一个新闻发布会,谷雪梅对云计算的概念做了解释;腾讯科技曾经对谷雪梅的历史做了一个深入挖掘,但和技术关系不大;CSDN英雄会上谷雪梅对大规模技术、Mapreduce等一些概念进行了介绍,但可能因为时间的原因没有阐述。那么明天针对这个话题对谷歌的采访,我应该以一个什么主线进行呢?根据目原创 2008-09-11 23:29:00 · 7290 阅读 · 7 评论 -
《架构师》被孟岩表扬,心里高兴
今天孟岩在Gtalk上对我说“看到你们做的《架构师》了,很不错”,闻听此言,我那个心里美啊,非一般的感受:) 虽然年龄一大把了,在业界也待了N年了,听过了N多表扬和批评,但能被导师(在《程序员》时,孟岩是我的Leader)表扬,还是说不出的高兴啊。 加油,为了能赢得更多的表扬(^_^虚荣)!原创 2008-10-30 15:06:00 · 6122 阅读 · 0 评论 -
Google Docs离线功能的简单总结
InfoQ中文站的编辑工作几乎全部建立在Google的产品之上,比如编辑沟通用的Google Groups,比如文档协作的Google Docs,比如即时通讯软件Gtalk等,当然还包括Google搜索等。同事最近几天用了Google的在线文档以及Chrome之后,再加上从前她所用的谷歌拼音输入法,直夸自己是Google的超级Fans,也极力鼓动大家都来用Google的产品,离微软远一点。看来微软原创 2009-01-17 23:32:00 · 15478 阅读 · 2 评论 -
QCon全球企业开发大会北京站于4月7日举行
QCon是为团队领导者、架构师、项目经理和高级软件开发人员量身打造的企业软件开发大会,其所覆盖的主题内容与InfoQ相同,关注架构与设计、真实案例分析等等。从2007年3月到现在,QCon已经在英国伦敦、美国旧金山等举办了4次会议,得到业界的广泛好评。2009年,这一高品质的技术大会将来到亚洲,在中国北京和日本东京举行。 QCon北京站的主题和演讲人已经基本确定,讲师也已经确认了近85%,包括:原创 2009-02-19 09:03:00 · 8269 阅读 · 0 评论 -
《编程之美》背后的作者之美
收到《编程之美》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悲喜交集的。喜的是可以从中了解一下微软是如何做面试的,和其他的软件公司有什么区别,这可能是我长期从事编辑的毛病,遇事总爱比较一番;悲的是我发现上面的绝大多数面试题目我都看不懂,更悲的是我还是一个计算机科班出身的人,看来今后再也不能随便给别人吹嘘我曾经还学习过什么数据结构、编译原理什么的。 本书作者邹欣老师一直是我很崇拜的人,事业有成(在我看来毕业于国外名校,而原创 2008-08-04 14:26:00 · 2409 阅读 · 2 评论 -
《开源技术选型手册》的遗憾之美
记得博文视点出版公司最近出过一本书,名为《编程之美》,很是畅销。但是在我撰写《开源技术选型手册》的编写手记的时候,首先浮在脑海中的词汇是“遗憾之美”。前几天Lisa(本书责任编辑)告诉我,书稿终于拿去出片了,那一时刻我能感受到在电脑的那端,她肯定也在长舒一口气,虽然也许还有些忐忑。然后我们又聊起书中的一些遗憾,比如可能会有某些地方标点符号不正确,有些句子可能不够顺畅等等。这种感觉,我在从前做杂志期原创 2008-05-22 11:56:00 · 1649 阅读 · 1 评论 -
投资者对创业者的一些忠告
场景是IT168举办的2008技术精英论坛,两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天使投资人周鸿祎和汉能投资人赵小兵(此人曾参与创建瀛海威),主持人是《赢在中国》的策划者力那,下面记录的是我认为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关于创业的一些话语。 选择创业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创业,特别是和技术相关的,有良好的技术背景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周鸿祎 百度的流量主要来自MP3,而不是自己更懂中文,所以自原创 2008-01-14 09:19:00 · 1954 阅读 · 0 评论 -
Sun出价10亿美元欲收购MySQL
相关新闻:http://www.infoq.com/cn/news/2008/01/sun-buy-mysqlSun公司今天宣称,计划以8亿美元的现金和2亿美元的股票期权收购MySQL公司,以增强其在数据库领域的竞争力。这一交易预计将于2008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完成。这个新闻和Oracle收购BEA的新闻都是连夜赶成的,在InfoQ中文站发布这个新闻时,InfoQ.com上还没有出现,期待明天,原创 2008-01-17 05:10:00 · 2190 阅读 · 1 评论 -
比特网为什么要将旧闻做新闻?
今天遇到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早上用Google Alerts收到比特网发布的一个“平台中间件显现分裂趋势”新闻(发布于2008-04-21),粗看了一下认为很不错,是对业界的一个分析,而且内容来源是“Gartner公司”。赶紧作为一个新闻线索发给Architecture社区的编辑,并推荐说“这个新闻是来自Gartner的报告,趋势性比较强”。一会收到编辑的回信说“老大,犯错误了吧,第一篇新闻实原创 2008-04-22 13:26:00 · 3189 阅读 · 3 评论 -
QClub:当SOA遭遇互联网应用现实
SOA的概念最初由Gartner公司提出,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环境尚不具备真正实施SOA的条件,因此SOA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伴随着互联网的浪潮,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业务转移到互联网领域,带动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了能够将公司的业务打包成独立的、具有很强伸缩性的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人们提出了Web服务的概念,由此为SOA的广泛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Web服务流行以后,互联网迅速出现了大量基于原创 2008-07-17 16:56:00 · 2675 阅读 · 0 评论 -
QClub北京:OpenSocial的规范、实践与展望
继上周六QClub杭州站的成功举办后,本周日(8月3日)QClub将移师北京,主题为“OpenSocial的规范、实践与展望”,邀请的分享嘉宾为天际网的CTO郭应寿先生。届时,还将会有多名业内知名技术负责人、架构师参加,比如校内网技术负责人黄晶,财帮子创始人孟岩等,与大家一起探讨关于OpenSocial方面的话题。欢迎继续报名,截止时间为本周四下午5点。 OpenSocial是由Google在原创 2008-07-29 15:50:00 · 1810 阅读 · 0 评论 -
巡礼汶川震灾面前的中国技术社区
遇难人数的数字仍在增长,截止到2008年5月19日,发生在四川汶川地区的8级地震已经造成34073人遇难身亡。中国政府决定将2008年5月19日至21日定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在这场灾难面前,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不为之动容,各行各业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着灾区,软件开发技术社区也没有例外。InfoQ中文站将自己所能了解到的关于技术社区的情况做一总结,以向这些奉献原创 2008-05-21 19:36:00 · 1668 阅读 · 0 评论 -
技术讲座:Terracotta创始人解析Java集群技术
Ari是Terracotta的创始人,也是首席执行官(CTO),在技术圈里算是比较知名的人物。这次在5月24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网络工程师侠客行大会上会有一个主题演讲。其实Terracotta技术在中国也有很多家公司使用,特别是在Terracotta开源之后,使用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次我们在Ari驻留北京的时候,请他抽出半天的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技术心得,对集群技术、Terracotta技术感兴趣的原创 2008-05-21 19:25:00 · 3395 阅读 · 0 评论 -
《程序员》第9期:面对多核时代 我们以何应对?
本期精彩看点特别策划:多核时代——改变计算机发展历史推荐栏目:科技创业点评调查:蜕变——程序员的转型向流氓软件开枪敏捷模式在微软项目中的经验谈侯捷:覆水难收?用Swing轻松写几个Undoable程序40年来,摩尔定律一直在持续完成着它的历史使命,尽管当今计算机处理器并没有严格按照当时所定下的速度发展,但是今天的硬件技术仍然值得我们刮目相看。庞大的计算需求在过去40余年当中不断原创 2006-08-28 11:01:00 · 2515 阅读 · 0 评论 -
谁说做软件测试没有好的前途?反驳之
副标题:测试专家谈IT从业人员修炼之道(感谢大阿福的建议)CSDN&《程序员》F2F俱乐部周六在柏彦大厦又举办了一次活动,这次是以“性能测试”为主题,邀请我为主持人,因为和几个嘉宾虽然网上见面很多,却一直未曾谋面,为能一睹诸专家“芳容”,我也爽快地答应了。活动举办完回来,我就给李宁“吹嘘”这次活动多么有收获,与专家交流又获得了哪些知识等,使得他也蠢蠢欲动。现场满席,且有很多朋友站着听讲原创 2006-08-27 21:48:00 · 11885 阅读 · 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