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知识域:信息安全保障
CISP 考试教材《第 1 章 知识域:信息安全保障》知识整理
CISP 考试教材《第 2 章 知识域:网络安全监管》知识整理
CISP 考试教材《第 3 章 知识域:信息安全管理》知识整理
CISP 考试教材《第 4 章 知识域:业务连续性》知识整理
CISP 考试教材《第 5 章 知识域:安全工程与运营》知识整理
CISP 考试教材《第 6 章 知识域:信息安全评估》知识整理
CISP 考试教材《第 7 章 知识域:信息安全支撑技术》知识整理
CISP 考试教材《第 8 章 知识域:物理与网络通信安全》知识整理
CISP 考试教材《第 9 章 知识域:计算环境安全》知识整理
CISP 考试教材《第 10 章 知识域:软件开发安全》知识整理
目录
5.态势感知(Situational Awareness, SA)
1.1 知识子域:信息安全保障基础
1.1.1 信息安全概念
1.信息安全定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对信息安全的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技术、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受到破坏、更改、泄露。”
2.信息安全问题
(1)狭义的信息安全概念
它时建立在 IT 技术基础上的安全范畴
(2)广义上的信息安全概念
跨学科领域
-
安全的根本目的是保证组织业务可持续性运行
-
综合考虑人、技术、管理和过程控制,使得信息安全不是一个局部,而是一个整体
-
安全要考虑成本因素
-
信息系统所维系的不仅仅是业务的支撑和辅助,而且是业务的命脉
(3)信息安全问题的根源
信息安全问题可以归因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内因是信息系统复杂性
外因是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
3.信息安全特证
(1)信息安全问题是复杂的问题,具有系统性
(2)信息安全是动态的安全,具有动态性
(3)信息安全是无边界的安全,具有开放性和互通性
(4)信息安全是非传统的安全,与传统的安全相比显著不同
4.威胁情报
情报为管理人员提供行动和制定决策的依据。
情报建立在大量的数据搜集和处理的基础上,对搜集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形成相应的结论
5.态势感知(Situational Awareness, SA)
建立在威胁情报分析基础上,以大数据和高性能计算为支撑,对未来网络威胁状态进行预判
1.1.2 信息安全属性
1.信息安全三元组
(1)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2)完整性(Integrity)
(3)可用性(Availability)
2.其他信息安全属性
(1)真实性
(2)可问责性
(3)不可否认性
(4)可靠性
1.1.3 信息安全视角
1.国家视角
2009 年,美国的《国家网络安全综合计划》(Comprehensive National Cybersecurity Initiative, CNCI)被披露出来
(1)网络战(Cyberwarfare)
整体军事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2)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保护
(3)法律建设与标准化
适度安全,安全保护的立法的范围要和应用的重要性相一致,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成本,限制信息系统的可用性
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法律原则
积极主动的预防
2.企业视角
(1)业务连续性管理
(2)资产保护
(3)合规性
合规性包括:法律法规的符合,标准的符合
3.个人视角
(1)隐私保护
(2)社会工程学
(3)个人资产安全
个人在网络空间需要关注的问题:
-
如何思考个人信息资产安全问题
-
人身的伤害
-
财务的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