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的浪潮下,操作系统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核心基础,其开放生态已成为全球合作的关键。开源模式凭借开放协作、普惠共享与技术互通的特点,正在深刻重塑全球软件产业格局。
openKylin以“为世界提供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开源操作系统”为愿景,汇聚基础软硬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个人开发者,构建起跨地域、跨行业的全球智能桌面开源操作系统根社区。目前,openKylin社区用户突破200万,遍及188个国家和地区,汇聚超15000名开发者、超1100家企业及科研机构,形成从芯片适配到应用生态的全链条技术布局,成为连接全球开发者与产业界的关键技术枢纽。
openKylin技术架构革新
openKylin的技术突破体现在多维度的体系化创新,其技术深度与国际兼容性塑造了独特的优势:
全栈技术掌控与多架构生态突破
系统深度适配X86、ARM、RISC-V、LoongArch四大主流架构,覆盖PC、平板、教育开发板等终端形态。通过重构超180个核心组件,建立从Linux Kernel到UKUI桌面环境的全栈技术掌控能力。创新采用“Framework+轻量级UI”架构,使UKUI桌面环境任务栏响应速度提升40%,并通过WLCOM合成器技术实现基础显示能力的跨架构统一支持。
AI原生集成与全面赋能
openKylin操作系统构建了AI子系统,集成多项系统级AI功能与应用(如麒麟AI助手、智能文生图等),并提供超过60个AI SDK开发接口,大幅简化开发者对系统级AI能力的调用与集成。系统支持云端与本地大模型灵活切换,可无缝接入DeepSeek、通义千问(Qwen)等主流大模型。同时,在硬件层面全面适配X86、ARM、RISC-V架构的AIPC处理器平台,充分释放端侧算力潜能。
多语言支持与行业应用
openKylin社区通过技术开源与国际合作模式,已发布英、法、俄、葡、西、阿等多语言援外操作系统版本,覆盖教育、医疗、气象、政务、通信、农业、工业等领域,并重点支持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包括埃塞俄比亚、缅甸、尼泊尔、阿富汗等国家。
全球协作的数字公共产品范式
openKylin的出海实践重塑了技术输出的底层逻辑,构建“共建共享”的全球生态:
社区驱动的技术共治机制
通过134个技术研究小组、“高校SIG组+国际用户组”双轨协作机制,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联动。社区累计创建超4219个代码仓库,向Linux、RISC-V等国际组织贡献核心代码数百万行,主导的UKUI桌面环境被11款主流Linux发行版官方仓库收录。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开源实践
openKylin通过多架构适配降低技术应用门槛,以教育赋能缩小数字鸿沟,通过低功耗优化支持绿色计算,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则助力健康福祉提升,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可复用的“中国开源方案”。
从技术输出到生态共生的升级
openKylin通过开放社区资源,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技术迭代。非洲开发者基于开源代码开发本地化工具,形成“需求反馈-社区开发-应用落地”的正向循环,培育了发展中国家的创新能力。
7月23日,在2025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openKylin开源生态建设论坛上,将系统展示社区在根系统版本、衍生发行版、生态建设等突破性创新和开放原子大赛openKylin专项赛道正式启动。特邀芯片厂商、整机企业、软件伙伴、教育机构等代表,共同探讨开源操作系统在多场景的生态协同创新路径。诚邀报名参与!
即刻报名
共赴开源之约
大会报名通道已正式开启
一键锁定参会资格与心仪分论坛!
7月23-24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2025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邀您共赴开源之约,在政企协同、技术突破、人才对接中,抢占产业升级新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