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肝整理,性能测试-从零构建技术体系,一文带你策底打通...

本文探讨了如何构建性能测试的技术体系,包括日常化、自动化、工具化和平台化四个阶段,强调了将性能测试融入开发流程的重要性,并提到了Python编程、接口自动化、Web自动化等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同时,作者分享了2023年的学习知识架构体系图,以及在构建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团队执行力的价值。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言

如何构建性能测试的技术体系?

性能测试技术体系的构建,大致要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日常化、自动化、工具化和平台化。

1、日常化

很多做性能测试的同学,在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性能测试无法成为日常测试工作的一部分,即性能测试作为质量保障的一种手段,却无法融入正常的需求版本迭代流程中。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一句话需求,比如:这几个接口压测一下,出一份报告;或者线上出了性能问题,才火急火燎的找测试同学,对系统进行压测,再排查定位问题。

要构建性能测试的技术体系,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将性能测试融入软件研发交付流程中,即但凡涉及到系统迭代或者变更,都需要经过评估甚至性能测试,才能发布上线。

否则性能测试只会成为不重要的救火队员角色,疲于奔命却没时间去沉淀,更不要说构建测试体系了。

2、自动化

在传统的性能测试方法中,每次性能测试(需求迭代或项目维度)都需要重新评估需求,然后准备对应的测试数据和压测脚本,在我看来除了增加多余的工作量,实际的作用和价值并不明显。

正常情况下,大部分公司的业务和系统不会有高频次大范围的变更,即比较核心的业务链路和场景相对是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对核心业务场景(比如P0+P1场景)进行性能测试全量覆盖,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式。

通过自动化的执行方式,不仅能提高验证效率,还可以大大缩短信息反馈耗时,即快速得到迭代后系统性能变化的结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