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只是自己的学习总结,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文章目录
计算机网络基础
OSI参考模型
实际网络架构
网络接口层
信息传播的物理媒介——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等(电磁波在不同频率、不同调制方式下也认为是不同物理媒介)。
信息在各种物理媒介传播的不同传输协议——以太网、移动通信网、WIFI、蓝牙等。
不同传输协议规定的内容——物理接口形状、规格、电气特性、电压、频率、编解码方式等。
把来自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转化成二进制位。
数据链路层
特殊字符转义透明传输、网络服务登录、计费、IP地址分配之前的通信。
把来自网络层的数据包加上帧头帧尾封装成数据帧。帧头帧尾包括源MAC地址、目标MAC地址、CRC校验和等。
网络层
全球基于IP地址的互联网络,通过路由器网络组网。ARP协议完成MAC地址与IP地址的对应。IP网络分段。网络传输的基础数据包。
把来自传输层的数据段加上IP头部封装成IP数据包。IP头部包括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子网掩码等。
传输层
提供进程之间的逻辑通信。
TCP每一个端口跟其他主机之间的连接又称为套接字(socket),socket编程在传输层。
TCP连接={socket1,soket2}={IP1:port1,IP2,port2}
传输层建立了客户端-服务端的概念,发起TCP连接的是客户端,被动接受TCP连接的是服务端
应用层
域名,不同的网络服务。
管理机构
三大职能:
1.计算机网络协议参数约定;
2.IP地址分配;
3.域名服务(域名注册、域名解析、WHOIS查询,包括全球顶级域名、国家地区域名、根服务器)。
全球顶级机构:ICANN(美国主导)
大区级机构:ARIN(北美),RIPE(欧洲),APNIC(亚太,总部在日本东京),LACNIC(拉美),AFRINIC(非洲)
国家级机构: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
申请国际域名、外国域名的时候,是向外国的管理机构申请。
计算机网络五层架构
网络接口层
通信频谱
电磁波谱:
无线电波-长中短波3kHz-300MHz;100km-1m(超视距,散射绕射穿透;地面广播电台;对讲机;刷卡。300kHz以上无线电波和微波合起来又叫射频)
微波300MHz-300GHz;1mm-1m(引起水共振并加热,过量微波伤害人;雷达卫星;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300kHz以上无线电波和微波合起来又叫射频)
红外线300GHz-10^14Hz(热效应;取暖)(100G=10^11)
可见光10^14Hz-10^15Hz;380nm-760nm(人能看到)
紫外线10^15Hz-10^17Hz(化学效应;杀菌)
X射线10^16Hz-10^21Hz(放射性;透视)
γ射线10^18Hz-∞(放射性;灭杀)
无线电波-散射(网线,广播电台,对讲机,近场通信)
微波-散射到直线(卫星广播/通信,移动通信,有线电视,无线局域网)
红外线-直线(遥控器)
可见光-直线(光纤)
通信方式
电话线(无线电波波段)
电话线可允许的电波频率范围比较广,最初只用来打电话有些浪费,后来为了把高频资源用起来,发明了ADSL电话线上网技术,接上分线器,把高频信号过滤出来,再用调制解调器(猫model)还原出数字信号,即可打电话上网两不误。
如今由于电话线本身的带宽限制,网速跟不上需求,逐渐淘汰,被双绞线或光纤取代。
一般频率可能在100MHz数量级。
双绞线(普通网线,无线电波波段)
分为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两种。一般是非屏蔽双绞线,不安全,容易被电磁干扰或监听数据。
一般频率100MHz-1000Mhz之间。
双绞线规格分类
五类:100Mbps,适用于百兆网卡。
超五类:1000Mbps,适用于千兆网卡。
六类:1Gbps,适用于吉比特网卡。
同轴电缆(有线电视,微波波段)
有线电视广播网络。也有通过有线电视电缆接入互联网的技术(比如广电网络),原理同电话线上网。
一般频率1000MHz数量级。
移动通信(蜂窝网,地面手机信号塔,微波波段)
用于手机卡通信,3G/4G/5G上网,物联卡。以后随着移动通信网速度越来越快、资费越来越少,将逐渐取代其他网络接入方式。
一般频率1000MHz数量级,属于低频微波,具有一定的散射,不完全直线传播。
卫星通信(卫星广播电视,卫星网络,微波波段)
卫星广播电视。
卫星网络如北斗导航系统、卫星定位等。
一般频率1GHz数量级,直线传播。
光纤(可见光波段)
频率最高,带宽最大,可达Gbps以上数量级,超越计算机硬件处理速度,潜力巨大,超越一切有线、无线网络接入方式。但缺点是光纤怕弯折。
无线局域网(WLAN,微波波段)
WLAN是无线局域网的英文简称,WIFI是无线局域网的一种技术。主要有2.4GHz和5GHz两种,取决于协议、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的最慢者,最大传输速度1MB/s-10MB/s。
蓝牙(Bluetooth,微波波段)
2.4+GHz频段。但是频道有限,传输速度比较小,蓝牙4.0最大传输速度3MB/s。
射频识别和近场通信(RFID&NFC,无线电波波段)
10-100MHz数量级。门禁卡、校园卡、地铁卡、身份证、银行卡(非接触、非磁条)等贴近刷卡通信,一方是无源器件,通过电磁波能量感应交互信息。RFID早已有之,两者的关系是NFC起源于RFID,NFC更加规范和安全,NFC最近开始纳入手机的通信方式中。
网络设备与服务
分离器
分离同一有线通信介质中不同频率的信号,比如电话线的一转二的小盒子。
转发器
信号放大。
调制解调器(猫Model)
电话线有对应的猫,双绞线有对应的猫,光纤有对应的猫,每一种有线通信介质都需要特定的猫来转换信号,让计算机能够识别。
通信基础设施
有线通信的光纤铺设、电缆铺设,入户,通信卫星,移动通信信号塔,中继机房等。
数据链路层
本层封装
ID:MAC地址
每个接入互联网的设备终端都要有网卡,每个网卡都要分配一个全球唯一的MAC地址,MAC地址的前部分记录厂家信息,所以可以通过MAC地址获知网卡品牌类型。
MAC地址是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的最底层、最基础的识别ID。例
c0:3f:d5:32:2c:66(共48位)。
(在应用层面可以更改MAC地址,更改以后可能与局域网中的其他机器冲突)
网络通信需要经过大量路由器,每经过一个路由器都要把MAC地址换成路由器的MAC地址,所以不能通过MAC地址溯源,实际使用中MAC地址只能在局域网中可以定位。
以太网数据帧
以以太网协议为例(其他协议的帧头比以太网复杂,但均尊从帧头-数据-校验尾的格式):
封装重要字段:
源MAC地址
目的MAC地址
内部数据类型(IP/ARP/RARP)
校验尾
网卡
接入以太网的有线网卡、接入移动网络的无线网卡、接入无线局域网WIFI的无线网卡等。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收发物理层的信号,在网卡内进行数据链路层的封装与解封,与计算机内部进行网络层IP数据包交互。
以太网网卡(基于双绞线通信)
可直接连接双绞线通信,其他线缆则需要调制解调器进行信号转换。
100Mbps,即百兆网卡,最大数据传输速度=100Mbps/8=12.5MB/s(通信领域计算bit位数,计算机计算byte字节数)
1000Mbps,即千兆网卡,最大数据传输速度=1000Mbps/8=125MB/s
还有1Gbps网卡。
若计算机其他硬件性能太差或外界网络太差,可向下兼容降级。
可通过查看本地连接看到网卡默认速度。
移动通信网卡(基于移动通信网通信)
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
技术迭代——2G/3G/4G/5G
技术协议——GSM/GPRS/CDMA/LTE等
身份验证——手机卡
WIFI网卡(基于无线局域网通信)
没有太统一的标准名称,一般分为工作频率2.4G/5G两大类
蓝牙网卡(基于蓝牙通信)
蓝牙4.0
蓝牙4.1
以太网
以太网是最重要的数据链路协议类型。不采用网络设备的以太网是总线连接,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数据在网络信道上传输,虽然有碰撞检测与避让机制,但效率和可靠性还是不太好,半双工。
所以实际成规模的以太网均采用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与服务
集线器Hub(淘汰)
多个设备连接到集线器上,相当于多个设备连接到总线上,多个集线器组成的网络同样如此,全部处于同一个以太网冲突域,不能同时传输两个数据。仍然是原始的以太网构造。
网桥Bridge(淘汰)
多个设备连接到网桥上,也相当于连接到总线上,但多个网桥之间能够隔离冲突域(内部芯片记忆子域的MAC地址),截流同域数据,通过异域数据。
无线AP
无线的AP相当于有线的集线器或网桥,只是提供网络的接入功能。比如插入电脑的类似U盘的小无线设备,通过接入电脑,间接通过电脑上网。
交换机Switch(或称桥接器)
由网桥的理念发展而来,网桥的最优实现。彻底消灭冲突域,记忆所有连接到交换机的设备MAC地址,由交换机决定数据发往哪个设备,存储转发,可暂存数据排队。安全,其他设备不会收到数据,不能抓包。
交换机根据MAC地址转发数据,跟IP地址无关。
交换机是当今最重要的两种网络设备之一(交换机数据链路层、路由器网络层)。
交换机可指定特定的MAC地址上网,指定联网数量,对局域网进行管理。
多个交换机之间可能产生环(找不到目标设备,一直传递下去),循环不止,可通过生成树算法解决。
交换机可设置多个虚拟局域网VLAN,逻辑上等同于多个独立的局域网,之间可通过交换机互相通信。
网络层
本层封装
ID:IP地址
Ipv4——32位,点分十进制表示法,共4段,每段0-255,例如192.168.255.255
Ipv6——128位,冒分十六进制表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