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骨风流今何在,丹心一片永流传

“侠骨丹心”在梁羽生作品中不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但这四个字我非常喜欢,这正是梁老笔下众多大侠客的写照。

大年初一,悉尼阴雨。无意中看到一则新闻,一代武侠小说宗师梁羽生在悉尼病逝,享年85。得知这个消息,心情越发萧索。

84年梁老封笔,之后移居悉尼,退隐江湖。我看武侠,差不多从85,86年开始,那时候武侠小说在大陆方兴未艾,伪作横行。金庸、梁羽生、古龙,只要是有名的作家,无一不被伪作盗名。然而,陈青云可以仿,卧龙生可以仿,甚至连古龙也可以仿,只有金庸的磅礴大气和梁羽生的洋洋正气是仿不了的。

小学三年级开始看梁作,最早看的是“广陵剑”,之后“七剑下天山”“云海玉弓缘”“萍踪侠影录”......一部部这么看下来,等到32部全部看完的时候,也完成了从小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伴随着梁作,有那么多至今想起来依然生动的记忆:那是在课堂上偷看一本辗转得手的台版“冰川天女传”时的惴惴,那是在租书店押了学生证才搞来的“侠骨丹心”被妈妈没收后的惶惶,那是借给同学的“风雷震九州”丢失后的如丧考妣,那是在异国异地图书馆无意中发现一本“冰魄寒光弹”时他乡遇故知般的喜悦,......

武侠小说四大家,古龙早逝,如今梁羽生驾鹤西去,剩下金庸已垂垂老矣,温瑞安眼见得走火入魔。后继者中黄易借武侠之名说故事,可实际上和武侠已没什么联系,余者孙志豪迈,小椴清丽,凤歌苍劲,各有各的杀手,唯独于“侠”之上已没有前辈风骨,让人不由得感叹,武侠小说到底会走向何方?

梁作还有一点是后来人很难企及的,就是贯穿始终的诗词联对。梁羽生受传统文化熏陶很深,对诗词尤其有心得,后来开始写武侠小说,便每每借诗词来抒发人物心情,兼有点评的效用。

最后,附上这一首“萍踪侠影录”中的“浣溪沙”,正好很符合近日的心情:

独立苍茫每怅然,恩仇一例付云烟,断鸿零雁剩残篇。
莫道萍踪随逝水,永存使影在心田,此中心事倩谁传?

--羽生安息--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7801/viewspace-544598/,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7801/viewspace-544598/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