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结果图:
代码结构示意图
vlist2.xml代码:
listView3.java代码
zujian.java
MyAdapter.java
废话连篇:
代码中的注释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这里再次强调一遍,三步骤
第一步:准备主布局文件、组件布局文件等
第二步:获取并整理数据
第三部:绑定数据,这里我们是通过自己编写adapter来完成的。
listView在开始绘制的时候,系统首先调用getCount()函数,根据他的返回值得到listView的长度,然后根据这个长度,调用getView()逐一绘制每一行。
如果你的getCount()返回值是0的话,列表将不显示同样return 1,就只显示一行。
系统显示列表时,首先实例化一个适配器(这里将实例化自定义的适配器)。当手动完成适配时,必须手动映射数据,这需要重写getView()方法。系统在绘制列表的每一行的时候将调用此方法。
getView()有三个参数,position表示将显示的是第几行,covertView是从布局文件中inflate来的布局。我们用LayoutInflater的方法将定义好的vlist2.xml文件提取成View实例用来显示。然后将xml文件中的各个组件实例化(简单的findViewById()方法)。
这样便可以将数据对应到各个组件上了。但是按钮为了响应点击事件,需要为它添加点击监听器,这样就能捕获点击事件。至此一个自定义的listView就完成了,现在让我们回过头从新审视这个过程。系统要绘制ListView了,他首先获得要绘制的这个列表的长度,然后开始绘制第一行,怎么绘制呢?调用getView()函数。在这个函数里面首先获得一个View(实际上是一个ViewGroup),然后再实例并设置各个组件,显示之。好了,绘制完这一行了。那 再绘制下一行,直到绘完为止。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会发现listView的每一行没有焦点了,这是因为Button抢夺了listView的焦点,只要布局文件中将Button设置为没有焦点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