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是进程内核对象,另一个是地址空间。每个进程至少需要一个线程,同样,
线程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 一个是线程的内核对象,操作系统用它来对线程实施管理。内核对象也是系统用来存放线程统计信息的地方。
- 另一个是线程堆栈,它用于维护线程在执行代码时需要的所有函数参数和局部变量。
进程使用的系统资源比线程多得多,因为进程需要更多的地址空间。为进程创建一个虚拟地址空间需要许多系统资源。系统中要保留大量的记录,这要占用大量的内存。另外,由于.exe和.dll文件要加载到一个地址空间,因此也需要文件资源。而线程使用的系统资源要少得多。实际上,线程只有一个内核对象和一个堆栈,保留的记录很少,因此需要很少的内存。
总结一下:- 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线程的划分尺度小于进程,使得多线程程序的并发性高。
- 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拥有独立的内存单元,而多个线程共享内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 线程不能够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应用程序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执行控制。
- 多线程的意义在于一个应用程序中,有多个执行部分可以同时执行。但操作系统不会将多个线程看做多个独立的应用。
- 大多数情况下,线程需要的开销比进程少,因此尽量应该设法用增加线程来解决编程问题,而要避免创建新的进程。但是,这个建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程序设计用多个进程来实现会更好些。应该懂得权衡利弊,经验会指导你的编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