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洪:云计算与个人健康管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姚志洪在演讲中表示健康产业关系到每个人生老病死,是永盛不衰的大产业,而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严重短缺,远远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健康需求,唯有通过信息化手段来缓解健康的供需矛盾,逐步做到健康服务公开、公平、公正。
甘卫宁:Marvell的公共云洞察——Web2.0时代的数据中心
Marvell大中华区系统与解决方案首席规划师甘卫宁先生将会针对这些趋势逐一解读,并从数据中心的架构,技术以及解决方案等多个角度来诠释公共云数据中心的未来发展方向。
George Chu:下一代个性化智能推送系统OnePush项目
作为分布式开源数据库Hadoop的创造者,雅虎一直是大数据的重要玩家。在第五届云计算大会上,雅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资深研发总监George Chu介绍了雅虎在数据挖掘方面的最新成果——OnePush。
Timo Nyberg:传感城市
在将来,大多数人将生活在城市或类似城市的环境中,这些地方提供着积极的功能和服务给人们。为管理和利用这些包括广大市民的“城市机体”,我们需要大量的数据。除了现代的传感系统外,我们还需要通过新的方法,比如“众包”和“数据融合”,去获取和产生新型的数据,本演讲着重于智能运输系统,提出了基于传感系统和新方法获取数据的概念。
王可言:云计算与智慧产业发展
与大家查看目前云端市场及技术的主要趋势与发展。并针对其中最重要的云端智慧应用,讨论相关技术(如行动、云端、社群、大数据分析等)的整合,与高值应用领域(如智慧城乡、城市、绿能、媒体等)的发展机会与挑战。同时也会由两岸云端技术能量与现况,论述两岸合作的可能方向与机会,以及未来联手发展国际云端市场的契机。
杨冰之:探索中国城市智慧发展之道
新的技术给我们带来很多希望,以信息为主的技术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思考模式、管理方式的变革。主要是我们的信息网络泛在化,使我们的公共管理高效化,经济发展绿色化,日常生活数字化,公共服务网络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信息社会。
颜阳:智慧城市的云之路与泛金融化实践
智慧城市建设中,金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民生证券技术总监颜阳的题为“智慧城市的云之路与泛金融化实践”演讲中,特别提到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金融的撬动。
刘军卫:OpenNebula架构及应用案例分析
OpenNebula的发展状况,功能特性,发展趋势介绍;OpenNebula的架构分析:调度器,镜像管理,存储,底层驱动等,OpenNebula主要组件介绍和分析;应用案例分析结合实际云计算产品,介绍OpenNebula的应用案例。
朱勇:智能交通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智能交通的发展肯定离不开现在的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主要概括三部分: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探讨只能交通发展趋势以及展望。
季统凯:云计算让智慧城市更美好
从智慧城市的建设案例分析云计算对智慧城市发展的推动,并介绍拥有国内首家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平台运营商——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中心,和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中心主导的智慧松山湖的解决方案、规划思路、整体框架及实施项目等,一一进行了解说,给政府及企业各界人士带来一节智慧城市美好的生动案例。
林仕鼎:大数据的系统架构支持
云计算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数据管理的规模,而大数据更强调数据处理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实时性。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以大规模分布式存储和处理为基础,构建出适合实时数据分析处理的存储结构和计算引擎。
强琦:大数据开发平台
强琦介绍,阿里巴巴集团与百度或者其他公司最大的区别是拥有更多结构化的数据,而且业务线非常多。目前该集在梳理内部的结构化数据,其中很少一部分的数据表量已达150万个,如果加上分库和分表,数量达到400多万个。目前已经结构化的数据总量是80PB,数据量月增将近3PB。阿里巴巴建设集团统一数据平台的进展情况。关于如何解决“找得到”数据的问题,阿里巴巴建设了一个很大数据管理系统,在系统中可以找到整个集团的所有数据。
杨钢:大数据时代下云存储技术的探索和产品设计
在金山云自身的扩展实践中,杨钢总结出一下几点经验:Map/Reduce 只是数据处理的范式之一,应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案;可以考虑具有性价比优势的高配服务器。例如:4路CPU,1TB内存,价格仅十几万;简化了应用开发的难度,和集群的规模;大数据处理时通常需要高吞吐存储集群配。
Cédric Thomas:OW2与开放云产业生态系统
本演讲旨在给出一个关于欧洲开放云的清晰透视.开放云意味着用开源软件搭建云系统.本演讲将从制度和社区两个层面去介绍欧洲在这方面的进展.在制度层面,欧盟正在资助一些云R&D项目,以期借助开源作为方便的工具去促进合作发展.一些成员国,如法国等已实施了类似的 支持机制.在社区层面,比如OW2,作为欧洲主要的中间件开源社区,已于三年前启动了Cloudware开源项目.
梁家恩: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语音云
“DNN深度神经网络建模”值得开发者关注,DNN深度神经网络建模是从2009年开始爆发的应用,但在学界从06年就开始应用。全世界主流的语音识别系统均基于5个框架:1.特征提取、2.统计声学模型、3.发音词典、4. 统计语言模型、5. 识别编码器。
刘长春:未来云时代——红帽开放混合云驱动增长
“未来是混合云的时代”,这一观点已被大多数CIO及IT厂商所认可。作为集公有云和私有云优势于一身的云计算模式,混合云以其灵活经济的计算环境,被众多IT服务提供商与企业客户一致推崇。要部署一个云环境,只有三种途径可供选择。第一,把以前的基础架构全部抛弃,重新来过,这显然不切实际 。第二,企业选择一部分基础架构资源来搭建自身的云应用,弊端是 无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第三,企业延续现有基础架构,同时搭建一个混合云
Reuven Cohen:美国公司案例分享
福布斯杂志撰稿人Reuven Cohen在发言中提到,美国目前54%的组织已经采用私有云或公有云。在这些云服务使用者中,45%的用户认为基础设施的质量很重要,34%的用户认为基础设施对云服务的质量影响并不太大。实际上,约有半数的用户使用不止一种的云服务。据分析,最具发展潜力的云服务在于它的灵活性,目前只有不到一半的用户部署了自己的弹性应用,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Sanjay Mirchandani:新一代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平台
未来的云计算平台将采用高度自动化的大规模运行方式,这样可以快速开发和集成能够存储和分析大量数据及获取大量事件并实时作出反应的新应用程序。了解云时代基础架构将如何发展,以适应物联网及其无孔不入的遥感勘测和机器生成的数据、大数据和快数据的新数据结构,并了解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和软件定义的存储将如何为企业 IT 提供更高的效率、控制力、选择和敏捷性。
Tim O'Brien:云计算对经济的影响
服务将推动并支撑这一波设备的爆发。联网软件可以完成一切任务,从通过地球另一面服务器集群的机器学习提供从简单的内容更新到令人惊叹的用户体验。服务提供了使应用程序个性化的途径,从而可以随着时间的增加适应体验,并实现新的业务模式。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将展示如何简便地将服务和联网设备连接起来。
赵淦森:潜伏的中国云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赵淦森的演讲主题是“潜伏的中国云”,主要从我国云计算各方面的投入力度、发展潜力及商业机会展示了中国云计算产业的现状及前景。
梁国鹏:DailyCost产品设计背后的“简单”思考
怎么样一个人搞定从产品设计到开发、推广、客服等各环节?“设计其实不仅是应用技巧,而是一种思考方式”很多时候不能只想你是一个设计师,应该想如何把产品做好,设计更多的是一种思维,你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就要用设计的思维考虑。不仅仅要考虑如何解决具体问题,可能要看更宏观更远的一些东西。
林敏:从智能到自然——穿戴设备的用户体验
Google Glass的设计思想可以总结为三点:1. 通过可穿戴设备解放双手。2. 保持注视。作为眼镜设备来讲,由于是可穿戴是设备,可以保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外部世界的注视。现在我们在使用一些产品时,都需要在屏幕和外在世界间切换视线,比如手机,而可穿戴设备则不同。3. 融入生活。作为消费产品,它必须融入生活,它不仅仅是用来展示技术的产物而已。
吴卓浩:体验设计能为产品做什么?
从用户体验角度来看,产品的想法从何而来呢?在思考过程中,创新工场会提出一下三方面的问题:1. 你的产品能满足用户何种核心需求?没有你的产品时用户如何解决该需求?2. 你的产品目标人群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些人?打算采用什么推广方式获得早期用户?3. 你的产品规划是怎样的?
余胜泉:移动云课堂的关键技术与应用模式
未来学习体验中心是概念性的学习设计中心,体验中心和展示中心,是需求的生产中心。移动学习平台提供服务引擎作用,是智慧教育的中枢,学习内容集算的地方。实现智能学习终端云课堂的核心服务,是为使技术融于教育提供支持。云端一体智慧教育解决方案的普及会产生巨大数据的流量来带动数据网络在教育中的需求。
李未:云计算与未来教育变革
在云计算的环境之下,通过采用海量开放在线的课程,从而全面快速的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林彦廷:微吼“教育云”,云中实时互动课堂
本文主要介绍了云计算中的企业教育云,教育云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中国市场发展状况等等。
胡百师:云计算趋势下开放大学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与实践
目前开放大学会遇到的挑战主要有三个:学院的数量规模相当的庞大,并且学员的分布很广;怎样在这中间确保学习的体验,把这些课程做得好,真正应用到学员身上;
在学习过程中怎样监控学习资源、应用和活动。
胡晓松:云计算在促进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的作用
云计算开放的概念与开放大学的观念不谋而合,开放才能有共享,才能有更好的交流。开放大学在做更多和行业企业结合,更多强调实用,开放、共享、选择、应用,最后实现公共服务。
李伯虎:云制造——一种智慧城市制造业的新模式与新手段
智慧制造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制造是以人为本、借助先进的新兴信息技术、系统工程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手段,为制造全生命周期活动中的人、物、环境进行智慧化的感知、互联、协同和智能处理的技术。
王继平:移动互联网时代云平台思路
回顾和介绍百度云平台;分析移动时代app开发面临的诸多问题分析;解决之道;针对这些解决方案云平台的思路。
何刚:云平台研发和运维的挑战和启示
亚马逊云平台可以说是在不断的创新、试错、改进、运维、服务中发展起来的,即使到今天,各类的主流云平台仍然宕机事故不断,例如最近业界对阿里云、新浪SAE...的抱怨,更凸显出对云平台运维和服务的重要性,本主题可以案例为基础,从实战角度分享研发、运维和服务对于打造一款成功的云平台的注意事项和启示。
纪顺友:腾讯云服务的现状与未来
腾讯云服务是建立在十多年来支撑腾讯QQ和QQ空间等亿万级海量用户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之上,通过过去两年在腾讯开放平台服务数以千计的开发商、支持数以万计的应用,打造出了优秀的服务能力、意识和架构,并在同一个战壕上深入了解和感受到第三方开发团队的汗水和泪水,充分认识和认同他们的每一种需要,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分享经验、共享能力、并肩战斗!
谭晓生:天幕危机——走向云端的企业安全
2011年恶意软件的数量达到最高峰,360可以收将近700万个恶意软件样本,现在下降到320万左右。看起来情况是好转了,实际上并非这样。根据360在2012年监测的每月新增钓鱼网站数量分析,攻击手段发生了转移,病毒木马在安全软件剿杀之下数量变少,但与网页联合作用的方式开始增多。
侯震宇:云终端开启数字生活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结合掀起的时代浪潮,正在深刻的改变IT相关行业以及人们的生活。云计算让计算离云越来越近,而各种新型的智能终端让设备离人越来越近。一“云”、一“端”,在未来的数字生活中将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以什么样的方式结合,让人们更容易获得所求、生活更加便捷美好,百度移动云首席架构师侯震宇先生将与您分享新鲜的故事案例、深刻的洞察分析以及百度的实践之路。
周静:BingoCloud IaaS/PaaS构造新型企业云基础架构实践
什么是企业向云架构演进的动力?企业面临哪些困难需要云平台来解决?周静为我们列举了如下五点:1、节省资源;2、管理难度;3、互联网向传统行业的冲击; 4、传统软件开发模式;5、移动化、多终端。
Aloysius Cheang:建立可信赖的云生态系统
云计算是“七分管理、三分技术”,管理对于云计算来说非常重要。比如透明度就是一种管理因素,现在欧美企业对透明度的重视更甚于云安全。
黎国威:云计算推动移动工作模式及IT即服务
本次演讲将介绍全新的ITaaS模式以及如何开始转型。我们将举一些企业如何交付ItaaS的真实例子。近距离了解可扩展云服务交付平台的最新增强功能。通过集成并交付第三方服务,企业IT部门可以通过简单的自服务门户实现几乎任何云服务或应用的商品化。
林仕鼎:应用驱动的数据中心计算
从单机到数据中心,应用场景和业务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此也带来了软硬件系统设计原则的根本性变化。本讲座将分析云计算支持的业务模式,解析其核心技术架构,以及新的软硬件协同创新模式。
青山友纪:运用inter-cloud computing处理大数据的演进
随着移动终端数量的增加,由各种移动终端衍生出来的海量数据,需要通过网络技术和云计算更高效地 进行处理。包括SDN和inter-cloud computing技术在内的新一代网络技术的诞生,便是为了收集、传输 、处理及存储这些海量数据。本演讲将会就inter-cloud computing、SDN与云的交互进行分析,同时给 出相关的示例步骤。
Jerome Petazzoni:轻量级虚拟系统——LXC(Linux Containers)
Jerome Petazzoni目前是PaaS平台dotCloud的高级工程师,同时他也是dotCloud平台的布道师。他认为,“重量级”的虚拟化推动IaaS的发展,而“轻量级“虚拟化则推动PaaS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