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176)
  • 收藏
  • 关注

原创 逻辑的可视化之旅:从图灵完备到复杂系统建模

逻辑的可视化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人类认知的延伸。从流程图到 UML 状态机,从 Petri 网到 BPMN,每种方案都在特定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未来,随着 AI 和量子计算的发展,可视化工具将面临更高的挑战:如何直观呈现量子纠缠的复杂状态?如何在神经网络的黑箱中揭示决策逻辑?这些问题将推动可视化技术向更智能、更抽象的方向演进,成为连接人类思维与机器智能的桥梁。

2025-04-10 16:39:18 942

原创 大语言模型:在共识与创造之间的技术困局与破局探索

真正的技术进化或许在于构建 “人机共生” 的新语言体系 —— 既发挥 AI 的高效检索能力,又保留人类突破边界的创造灵性。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如 “尽快处理”“高并发”)与编程语言的精确性(如 “事务隔离级别”“数据结构定义”)形成巨大鸿沟,导致模型输出常出现逻辑偏差。这些模型以人类日常交流的自然语言为训练基底,却试图处理高度形式化的科学逻辑与编程语法,这种错位从根源上划定了其能力边界 —— 它们能够高效整合 “人类共识”,却难以突破 “创造边界”。当面对量子力学中含时薛定谔方程的精密数学表述:​。

2025-04-10 15:17:05 917

原创 “低代码/无代码”有致命缺陷,“可选择代码”才是王道!

其实,能够导出代码也是一些低代码开发平台一直追求的,例如Mendix Outsystems CodeWave等,这些已经做的很好了,但是还是无法完全导出前后台代码,或者有一些需要安装一些特殊的运行时环境。低代码平台有上百个,而平台本身不会有标准,要标准,就只有“导出代码”一途,只有“编程语言”,特别是已经被绝大多数企业接受的语言和框架,可以作为标准。“可选代码”本质上已经跨入了“图形化编程语言”的领域,但又确实涵盖了“低代码/无代码”相关的概念范畴,因此我认为是“低代码/无代码”最终方向。

2025-04-09 21:21:53 530

原创 当图形化编程邂逅 AI 代码生成:一场颠覆传统的开发革命

在我的认知里面,总觉得现在AIG Code总缺一点什么,特别是当前的所有AIGC都是“自然语言”驱动的。我几乎每天都尝试各种AIGC,特别是AIG Code,发现其实体验并不想一些网站上宣传的那么好,而且很多博主说自己通过AIG Code做了什么什么,结果我几乎是无法重现的,也许博主们省略了很多中间过程,或许他们AIG Code正好在一个概率内成功了,或者这就是一个博眼球的噱头,只是为了吸引更多流量而已。

2025-04-09 21:18:00 830

原创 可视化编程范式革命:iVX 如何重新定义 AI 时代的软件开发

可视化与代码的 “双向奔赴”:平台支持 “零代码开发” 与 “自定义代码嵌入” 自由切换。新手可通过纯可视化操作完成 90% 的应用开发,遇到复杂逻辑时可插入 JavaScript、Python 代码进行深度定制,实现 “无代码快速落地,有代码突破边界” 的完美平衡。某游戏公司用 iVX 开发 AI 反外挂系统时,在可视化流程中嵌入 C++ 算法模块,既保证了开发效率,又实现了对游戏数据的实时监控。工业级代码生成能力:iVX 生成的代码并非 “玩具级” 产物,而是支持多技术栈的工业级代码。

2025-04-08 16:17:22 952

原创 低代码平台深度对比:当 NocoBase 的 “插件哲学” 遇上 iVX 的 “生成美学”

预设了标准化的数据表结构(字段类型、索引、关联关系),用户通过 UI Schema 可视化配置字段属性(如 “客户姓名” 字段设置为必填、唯一),复杂场景需编写插件扩展(比如自定义字段校验逻辑:“邮箱格式必须包含企业域名”);优势是 “开箱即用的企业级数据治理”,内置数据权限(行级、列级控制)、审计日志,适合处理 “订单 - 库存 - 用户” 这类强关联业务数据。

2025-04-08 12:34:58 925

原创 图形化编程语言:低代码赛道的技术革命与范式突破

图形化编程语言的出现,标志着软件开发从 "模型驱动" 向 "代码智能" 的范式跃迁。未来的开发者将如同交响乐团指挥,在图形化智能开发环境中谱写数字世界的新篇章。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预计到 2030 年图形化编程将占软件开发总量的 60%。在 2024 年 Gartner 低代码平台魔力象限报告中,传统低代码厂商市场份额增速放缓至 12%,而图形化编程语言赛道融资额同比激增 370%。本文深度剖析低代码平台的技术瓶颈,系统阐释图形化编程语言的核心优势,揭示其如何重构软件开发范式。

2025-04-07 15:27:02 736

原创 图形化编程语言:低代码赛道的技术革命与范式突破

图形化编程语言的出现,标志着软件开发从 "模型驱动" 向 "代码智能" 的范式跃迁。未来的开发者将如同交响乐团指挥,在图形化智能开发环境中谱写数字世界的新篇章。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预计到 2030 年图形化编程将占软件开发总量的 60%。在 2024 年 Gartner 低代码平台魔力象限报告中,传统低代码厂商市场份额增速放缓至 12%,而图形化编程语言赛道融资额同比激增 370%。本文深度剖析低代码平台的技术瓶颈,系统阐释图形化编程语言的核心优势,揭示其如何重构软件开发范式。

2025-04-07 15:21:29 320

原创 AI+人 > AI:未来人机协作的工作模式

企业若要充分利用人机协同的红利,需要识别自身岗位的类型,匹配合适的AI工具,并为员工提供与AI协作的培训和支持。例如,客服领域引入AI助手后,由AI即时提供建议回复,人类客服把关情感和复杂问题,可以极大提升客户满意度和接待效率——AI提供速度与信息,人类提供 empathy(共情)与判断,两者合力实现。的力量在于其高度的可塑性和自动化能力。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一个AI代理完全可以在iVX平台上,根据人类自然语言的需求说明,自动完成应用的大部分搭建工作——正如iVX当前的AI助手已经开始做到的那样 (

2025-04-03 15:04:50 958

原创 当前LLM生成代码的关键缺陷及iVX 图形化编程优势分析

引言: 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在近年取得了惊人的进展,ChatGPT、GitHub Copilot 等工具已经能够根据自然语言描述自动生成代码。这种 AI 辅助编程的模式为开发流程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开发者或用户只需描述需求,LLM 便能输出相应的程序代码。然而,尽管 LLM 生成代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编程效率,它也暴露出一些不可忽视的关键缺陷。当前 LLM 以“黑盒”的方式生成代码,其过程对用户不可见,导致生成的代码质量和正确性难以保证;LLM 对自身输出的错误缺

2025-04-02 16:18:10 675

原创 GPT使用实例:分析如何通过iVX来开发低代码平台(NocoBase)

在对象树中,任何对象的后面都可以添加一个“事件”组件,点击这个“事件”组件,会打开一个“事件面板”,在这个面板中包含“条件块”、“动作块”、“循环块”,通过面板块的组合可以实现图灵完备的逻辑表达;在组件足够丰富的情况下,这种方式既保证了整个应用可以“无代码”开发,又可以生成“指定语言/框架”的代码,并且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用户可以选择在开发过程中是否使用“代码”或“SDK”,这种高度灵活性,对“不懂代码的编程学习者”和“懂代码的程序员”都非常友好。是的,你的理解是正确的。“Canvas组件”;

2025-03-28 10:02:38 772

原创 为什么说开源也不能解决低代码的核心问题

另外,由于拼凑的功能的缘故,感觉整体产品融合性不好,怎么说呢,看上去这个功能也有,那个功能也有,但是操作起来就是不顺手!举个例子,就像我花钱做Windows的应用开发,那我肯定关心这个应用的代码,而不是Windows的代码一样。就算开源平台后面依托了一个企业,去帮你做定制,短时间内也不一定可以满足“企业需求”,另外,由于是开源产品,可控性还是会差一些。朋友的公司需要采购低代码平台,然后咨询我“开源的低代码平台”怎么样?这是我调研的结果,界面都差不多,使用的库和技术也非常接近,架构几乎一样。

2025-03-25 16:04:20 164

原创 低代码/无代码的最核心技术其实是“逻辑可视化”

现阶段绝大多数“LowCode低代码平台”都是采用“面向模型编程”这种解决方案,由于具体模型和场景耦合过于紧密,导致多模型之间的综合表达能力受到限制,会出现“看起来好像功能都有”,但是“很散”的情况,有时候甚至多个地方“同时控制逻辑”,这会给学习、开发、维护带来很大困扰,也是“低代码平台”不好用的直接原因。特别是最后一个CodeWave,设计的非常“细致”,在逻辑设计器上操作精确到“所有表达”,所有的数字和符号都是选填,其实这样工作成本也就上去了,我个人认为表达式还是“键盘”输入会更合适一些。

2025-03-24 17:55:57 551

原创 iVX核心产品能力总览

1. 代码生成能力代码导出与独立部署iVX最大的特点是在可视化构建应用后能够“一键”生成完整的前后端源码,并支持将源码导出独立部署。与多数低代码平台必须在自身运行时环境执行不同,iVX直接生成标准前端(React/Vue)、后台(Java/Node)以及数据库代码,并提供源码导出,不锁定平台。这意味着开发者完全拥有代码产权,可自行修改、扩展并部署到任意服务器,实现真正的自由部署。例如,某媒体评价:“iVX不锁定用户,直接提供生成源码,不加密,不指定运行环境”,由此开发的应用甚至可通过严格的安全合规测试。应用

2025-03-24 17:24:59 1163

原创 iVX 与主流低代码平台的比较:核心区别与独特优势

而 iVX 作为一款较新的平台,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路线。相比之下,许多其他低代码工具更偏向“低代码”而非真正的“无代码”,它们允许可视化建模简单流程,但一旦需求变得复杂,就必须编写代码扩展。例如,Mendix 和 OutSystems 使用类似 BPMN 的流程图建模方式,当逻辑复杂度增加时,开发者就需要手写代码或脚本,而这通常受限于平台的专有框架和约束。iVX 输出的是标准代码,因此使用 iVX 构建的应用可以独立运行,无需依赖 iVX 平台,即使开发者想要离开 iVX 继续使用代码,也完全没有障碍。

2025-03-20 16:05:28 1008

原创 退群低代码:一张图告诉你 iVX 和 “低代码”的差异!

生成式AI加持:当前已经有大量 AI组件加入,接下来,马上退出 “AI生成应用”、“AI生成组件”、“导入设计图生前端”... 等生成式 AI 能力,敬请期待。几乎没限制:应用类型和场景丰富,几乎相当于 React/Vue + Java 的能力合集,而且面向组件编程,学习、开发、运维门槛都大大降低。开放的:IDE开发完后,可以导出任何应用和组件,包括“独立部署包”、“源代码”、“VLang”。应用不断对接,运行变慢;立体的:IDE和图形化编程语言结合,通过“面向组件编程”的方式,直接生成应用源代码。

2025-03-19 14:47:20 148

原创 iVX 技术架构、功能特性与行业优势全面分析

例如,当 iVX 升级支持新的前端框架或新的后端架构时,只需升级对应的代码生成器,而用户原有工程的 VLang 描述可以保持不变(或自动迁移),从而。他们利用 iVX 提供的教育专用版本,在短短48小时内完成了作品:UI 界面使用 iVX 内置的地图组件和列表组件完成,数据存储使用了 iVX 的云数据库组件,智能问答则调用了 iVX 的 GPT 模型组件实现。有了牢固的语言内核支撑,iVX 新功能的开发可以以更有序的方式进行——就像扩展一种语言那样扩展平台功能,从根本上避免了功能堆砌导致的混乱。

2025-03-18 16:05:48 900

原创 还有戏没戏?低代码的天坑与对策!

这个的最大阻碍来自“新进者”,也就是新的开发者,由于学习周期和现有程序员几乎一样,甚至还要多学一个低代码平台的框架,以致“学习成本”太高,自身的收益又有限(如果只是加快了某些场景下系统的开发效率),所以并不被新进开发者开好。具体哪个好,我就不评价了,大家都可以去试一下,但是我可以把一些我认为合理的评价标准给列出来,大家自己去体验。首先,低代码aPaaS平台不同于传统的SaaS平台,aPaaS低代码需要不停的研发投入的,而SaaS是“用完即走”,实在不行,还可以把SaaS相关数据下载下来,然后打包带走。

2024-02-27 18:38:35 508

原创 如何选择“低代码”、“无代码”和“图形化编程语言”?

但是,由于“编程语言”本身是面向“开发者设计”,而非“面向企业设计”,因此,最多就是和Ideal J一样收IDE的license费用,不太可能收最终用户的费用(因为原则上完全不知到最终有多少用户,运行时应该是“未知”的)。如果从技术升级,中台建设(我个人其实还是挺中台的,只是中台要求较高,如果用图形化编程可以试一下,成本会降低很多),降本增效来讲,“图形化编程语言”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效率上相比代码提升明显,能力边界和代码开发非常接近。在我看来,低代码平台,不能算是一种“新技术”,而是一种为“

2024-02-27 18:37:19 585

原创 全中文+图形化:国产编程语言来了!

iVX的逻辑编辑界面取代了传统的代码编写,这是实现完整的“图形化编程语言”的一种方式。它采用“面向组件”的编程方式,即“一切皆组件”,组件是程序的最小粒度。也许几年后,“文本编程”会被视为过时的东西,我们会对孩子说:“那是我们曾经做过的一件事,叫做编程…早期的计算机科学家们,虽然技术高超,但受限于设备落后,连操作系统都没有图形界面,更别提图形化编程了。当iVX完成应用开发,生成各种语言和框架的代码后,你会发现,所谓的“静态”编程语言、“动态”编程语言,甚至各种编程语言本身,都不那么重要了。

2024-02-27 18:35:15 680

原创 低代码/无代码的最核心技术其实是“逻辑可视化”

现阶段绝大多数“LowCode低代码平台”都是采用“面向模型编程”这种解决方案,由于具体模型和场景耦合过于紧密,导致多模型之间的综合表达能力受到限制,会出现“看起来好像功能都有”,但是“很散”的情况,有时候甚至多个地方“同时控制逻辑”,这会给学习、开发、维护带来很大困扰,也是“低代码平台”不好用的直接原因。特别是最后一个CodeWave,设计的非常“细致”,在逻辑设计器上操作精确到“所有表达”,所有的数字和符号都是选填,其实这样工作成本也就上去了,我个人认为表达式还是“键盘”输入会更合适一些。

2024-02-27 17:26:24 606

原创 低代码的核心问题:其实是方法论的问题!

有时候是没有办法,基于当时的认知和技术,以及硬件环境,只能做当时的事情,这个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技术等各方面条件具备,还一大帮子人往错误的方向上努力,这就是一个问题了!但是“低代码”似乎是一个例外,眼看着无数产品都在错误的路线上越走越远~~~特别是在国内这种“一窝蜂”的大环境下,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无论产品是挤在“开发态”还是“运行态A”里面,用户用起来都会“拧巴”。现在低代码产品的核心问题:就是方法论的问题,多数就是底层的方案存在重大瑕疵,根本无法通过进一步的迭代来修正问题。其实这个低代码就是这么来的。

2024-02-27 17:19:11 463

原创 低代码开发真的存在悖论吗?

就像Windows开源了,但是上面的应用没有代码,最终企业还是去维护应用,而不是去维护Windows,哪怕这个企业真能维护Windows,也成本太高,有违低代码降低成本的初衷!由于种种原因(其实主要是强行引入完整的BPM解决方案造成的),多数低代码平台设计了很多开发工具,有前端的、工作流的、画逻辑的、数据可视化、表格的、表单的... ,里面时不时就嵌入点代码,反正要程序员才能看懂的😂。(关于低代码的提法是否科学,我们就不讨论了,其实我觉得这种叫法本身就不科学,“代码越来越少”一定是编程演进的方向。

2024-02-23 14:23:28 446

原创 为什么说开源也不能解决低代码的核心问题

另外,由于拼凑的功能的缘故,感觉整体产品融合性不好,怎么说呢,看上去这个功能也有,那个功能也有,但是操作起来就是不顺手!举个例子,就像我花钱做Windows的应用开发,那我肯定关心这个应用的代码,而不是Windows的代码一样。就算开源平台后面依托了一个企业,去帮你做定制,短时间内也不一定可以满足“企业需求”,另外,由于是开源产品,可控性还是会差一些。朋友的公司需要采购低代码平台,然后咨询我“开源的低代码平台”怎么样?这是我调研的结果,界面都差不多,使用的库和技术也非常接近,架构几乎一样。

2024-02-22 11:23:35 467

原创 图形化编程语言/低代码生成的代码:理论上哪些操作可行?哪些不可行?

结论,即使是iVX这样的低代码平台,也会强调,导出完整代码支持二次开发和编译,但是仍然系统开发者在iVX IDE中二次开发,之后再导出,按这个流程来维护代码,而不希望直接导出代码,直接二次修改,因为这样就会出现一个独立的分支,且该分支将无法和iVX IDE 主干进行合并。这里的“不可行”并不是理论上做不到,而是不会这么去设计,如果二次手工修改代码还能导入低代码图形IDE,这就意味着两边是完全等价的,意味着逻辑和过程没有优化,信息是对等的。生成代码,可以二次修改,再编译,再独立部署 —— 可行!

2024-02-21 15:07:43 421

原创 直接被嵌入的“工作流”:才是低代码平台的毒瘤!

现在几乎所有低代码平台最大的问题——在产品架构时,同时使用“开发态”逻辑和“运行时”逻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BPM工作流”,都被直接嵌入到低代码平台中!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解决方案,就是解决方案会比较“麻烦”(见附图2) 说起来简单,其实就是用 纯“研发态”的低代码平台,再开发出一个 纯“运行时”的BPM工作流设计器,就可以了!二、由于嵌入工作流,工作流通常需要使用到“人员/角色/权限”系统,因此这部分也就需要提前定义好,也就是“写死”到了低代码平台里面。但是,拼接出来的东西,限制也是非常明显!

2024-02-19 11:17:41 514

原创 低代码无法走出的困境——低代码平台的三大悖论!

【iVX不在这个讨论之列,iVX生成完整代码,应归入“图形化编程语言”大类。

2024-02-18 12:48:58 503

原创 选择低代码应该注意什么?如何选择?

把“开发者”和“业务编辑人员”放在一个产品下面(传统的Mendix Outsystems CodeWave等的做法),不管是放在“开发态”或者是“运行时—业务编辑态”,都是一个比较尴尬的事情,一方面要设计多个设计器给不同的人员去使用(也是多个设计存在的原因),另一方面把“两波完全不同的人”放在一个产品下,通常两边都不讨好。三、运行时—业务运行态:这种状态对应上面的“业务使用人员”,这个我就不再重复介绍了,几乎所有的低代码平台对这部分的使用都是一致的,从上面的图也可以看。低代码平台之间核心差异。

2024-02-06 16:17:39 424

原创 iVX引领自动编程新时代:从百万应用到普适AST转换的技术突破

iVX的自动编程训练模型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整个自动编程领域的挑战和引领。

2023-08-14 15:12:11 315

原创 低代码未来的发展方向?AI占领高地

大的未来都是AI ,AI , AI ...,理论上不可能有别的。就拿iVX来说吧,已经做了一整套完整的 可视化编程范式,基本可以生成所有系统的前端后台和数据库代码。也就是说,其组件系统和逻辑表达(非代码),已经基本完备了,在这种情况下,正常就会整合,硬件和AI能力。

2023-08-11 11:56:26 240

原创 “低代码”平台的致命缺陷?我发现了

为什么我认为开源的低代码平台也不是企业最佳选择?为什么程序员和技术管理者不太可能接受“低代码”平台?为什么我也不看好开源的低代码平台?

2023-08-08 15:03:49 1162 1

原创 一种代码逻辑表达“新范式”:保留编程逻辑,去掉编程语法

iVX是一种新的图形化逻辑表达方式“面板模式”,也就是iVX IDE表达逻辑的方式。通过对比发现,“面板模式”开发效率更高,点击和操作次数虽少,开发效率是“Scratch积木模式”5~10倍;而且由于“面板模式”可以向下垂直扩展,没有设计上的限制,加上更容易表达“循环”和“分支”等复杂逻辑,因此比“流程图”模式更容易操作和控制。

2023-07-25 10:11:08 197

原创 一句话说清楚“iVX和其它低代码的区别”

iVX和其他低代码的区别其实就是:iVX做的是“开发态”,拖拽生成全栈代码;其它低代码平台做的是“运行时”,配置生成应用。“是否生成应用源代码?”概括了“技术路线”的根本差异,同时包含了很多信息。

2023-07-24 14:44:29 320

原创 “编程就不该是一个用鼠标来做的事儿?”

只给程序员助力,不要去挑战程序员!解答可视化编程相较于传统编程到底有什么区别?

2023-06-21 21:35:00 440

原创 你看好低代码平台的未来吗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快速地构建应用程序来满足业务需求,低代码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完成应用开发,极大地缩短了开发周期。最后,低代码平台的未来还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开发者的技术水平可能会受到影响,开发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可能会受到限制,开发出的应用可能会存在安全和性能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低代码平台的未来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以满足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随着市场的逐步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低代码平台将不断成熟和完善,为企业和开发者带来更高效、更便捷、更灵活的应用开发方式。

2023-04-28 11:40:47 202

原创 iVX开发中整理的常见问题与回答(三)

ivx开发常见问题及回答

2023-04-27 17:07:03 1422

原创 iVX开发过程整理的常见问题与回答(二)

ivx低代码常见问题及回答

2023-04-27 17:00:42 1383

原创 iVX开发中整理的常见问题与回答(一)

iVX开发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回答

2023-04-27 10:41:22 4693 1

原创 iVX和其它低代码平台没啥好比的 (一)

只有iVX平台的所有相关网站( ivx.cn 域名下的所有系统),包括公司内部各种系统(财务、OA、项目/任务管理、绩效、学院/课程/考试/题库、直播、客服/工单、考勤、文档、平台交易...),全部是通过iVX IDE自身开发的。这一点,所有其它低代码平台没法比。说明了几个问题:1. iVX功能足够强大和完善,包括前端、后台和数据库所有部分;2. iVX开发出来的应用足够稳定(把药先临床用在自己身上);3. 反映出来,iVX对自身产品的足够自信。

2023-04-14 18:05:37 675

转载 评“开发人员不喜欢低代码和无代码的8个理由”

简单谈一下我对于该文章的看法,以及现在低码/无码产品的应对思路,以供大家参考。

2022-06-09 11:02:25 396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