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源芯微|RS232接口静电浪涌防护方案

时源芯微 专注EMC/EMI/EMS整改  高性能EMC元器件

当静电浪涌侵袭RS232接口时,防护方案按以下步骤发挥作用:

TVS二极管(D2, D3)首先响应。当浪涌电压超过其阈值时,TVS二极管迅速导通,将过电压钳位在安全范围内,防止高电压击穿后端电路;滤波电容(C4, C5, C6)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消除静电浪涌引发的高频噪声,确保信号完整性;保护元件(FB1, FB2)限制浪涌电流的幅度,防止过大的电流对电路造成热损伤或引发其他故障。

TVS管的具体作用:

TVS管的核心功能是保护RS232接口电路免受过电压冲击。当接口遭受静电放电(ESD)或其他形式的瞬态高电压事件时,TVS管能够迅速响应并导通,将过高的电压钳位在一个安全的水平。这种钳位作用有效地防止了高电压对后续电路元件(如RS232接口芯片、电容等)造成损害,确保了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连接方式:

TVS管被精心连接在RS232接口的信号线上,具体连接在接口的引脚与地(PGND)之间。这种连接方式使得TVS管能够直接监测并钳位信号线上的瞬态高电压,从而在浪涌事件发生时迅速提供保护,确保RS232接口的正常工作。

与其他元件的交互:

TVS管与电容(C4、C5、C6)等元件协同工作,共同构成RS232接口的静电浪涌防护网络。电容在电路中起到滤波、储能等作用,有助于稳定信号并滤除高频噪声。而TVS管则在瞬态高电压出现时快速导通,将电压钳位在安全范围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保护电路免受静电浪涌等过电压的影响。

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TVS管的存在显著提高了RS232接口电路的抗静电浪涌能力。它确保了接口在恶劣的电磁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TVS管的选择和配置也需要综合考虑其对电路其他性能参数的影响,如响应时间、钳位电压和漏电流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当RS232信号电压范围发生变化时(如从5V更换为其他电压值),需要相应调整TVS管的工作电压,以确保其能够在合适的电压范围内有效地保护电路。

Part Number

VR

IR@VR

VBR@IT

IT

Vc@lpp

Ipp

Uni-Polar

Bi-Polar

V

μA

min(V)

max(V)

mA

max(V)

A

6TS3.3A

——

3.3

600

5.2

6

10

8.0

75.00

6TS5.0A

6TS5.0CA

5.0

800

6.40

7.00

10

9.2

65.22

6TS6.0A

6TS6.0CA

6.0

800

6.67

7.37

10

10.3

58.26

6TS6.5A

6TS6.5CA

6.5

500

7.22

7.98

10

11.2

53.58

6TS7.0A

6TS7.0CA

7.0

200

7.78

8.60

10

12.0

50.00

6TS7.5A

6TS7.5CA

7.5

100

8.33

9.21

1

12.9

46.52

6TS8.0A

6TS8.0CA

8.0

50

8.89

9.83

1

13.6

44.12

6TS8.5A

6TS8.5CA

8.5

20

9.44

10.40

1

14.4

41.67

6TS9.0A

6TS9.0CA

9.0

10

10.00

11.10

1

15.4

38.97

6TS10A

6TS10CA

10.0

5

11.10

12.30

1

17.0

35.30

6TS11A

6TS11CA

11.0

1

12.20

13.50

1

18.2

32.97

6TS12A

6TS12CA

12.0

1

13.30

14.70

1

19.9

30.16

6TS13A

6TS13CA

13.0

1

14.40

15.90

1

21.5

27.91

6TS14A

6TS14CA

14.0

1

15.60

17.20

1

23.2

25.87

6TS15A

6TS15CA

15.0

1

16.70

18.50

1

24.4

24.60

6TS16A

6TS16CA

16.0

1

17.80

19.70

1

26.0

23.08

6TS17A

6TS17CA

17.0

1

18.90

20.90

1

27.6

21.74

6TS18A

6TS18CA

18.0

1

20.00

22.10

1

29.2

20.55

6TS20A

6TS20CA

20.0

1

22.20

24.50

1

32.4

18.52

6TS22A

6TS22CA

22.0

1

24.40

26.90

1

35.5

16.91

6TS24A

6TS24CA

24.0

1

26.70

29.50

1

38.9

15.43

6TS26A

6TS26CA

26.0

1

28.90

31.90

1

42.1

14.26

6TS28A

6TS28CA

28.0

1

31.10

34.40

1

45.4

13.22

6TS30A

6TS30CA

30.0

1

33.30

36.80

1

48.4

12.40

6TS33A

6TS33CA

33.0

1

36.70

40.60

1

53.3

11.26

6TS36A

6TS36CA

36.0

1

40.00

44.20

1

58.1

10.33

6TS40A

6TS40CA

40.0

1

44.40

49.10

1

64.5

9.31

6TS43A

6TS43CA

43.0

1

47.80

52.80

1

69.4

8.65

6TS45A

6TS45CA

45.0

1

50.00

55.30

1

72.7

8.26

6TS48A

6TS48CA

48.0

1

53.30

58.90

1

77.4

7.76

6TS51A

6TS51CA

51.0

1

56.70

62.70

1

82.4

7.29

6TS54A

6TS54CA

54.0

1

60.00

66.30

1

87.1

6.89

6TS58A

6TS58CA

58.0

1

64.40

71.20

1

93.6

6.42

6TS60A

6TS60CA

60.0

1

66.70

73.70

1

96.8

6.20

6TS64A

6TS64CA

64.0

1

71.10

78.60

1

103.0

5.83

Part Number

VR

IR@VR

VeR@IT

IT

Vc@Ipp

Ipp

Uni-Polar

Bi-Polar

V

μA

min(V)

max(V)

mA

max(V)

A

6TS70A

6TS70 CA

70.0

1

77.80

86.00

1

113.0

5.31

6TS75A

6TS75CA

75.0

1

83.30

92.10

1

121.0

4.96

6TS78A

6TS78CA

78.0

1

86.70

95.80

1

126.0

4.77

6TS85A

6TS85CA

85.0

1

94.40

104.0

1

137.0

4.38

6TS90A

6TS90 CA

90.0

1

100.0

111.0

1

146.0

4.11

6TS100A

6TS100CA

100.0

1

111.0

123.0

1

162.0

3.71

6TS110A

6TS110CA

110.0

1

122.0

135.0

1

177.0

3.39

6TS120A

6TS120CA

120.0

1

133.0

147.0

1

193.0

3.11

6TS130A

6TS130CA

130.0

1

144.0

159.0

1

209.0

2.88

6TS150A

6TS150CA

150.0

1

167.0

185.0

1

243.0

2.47

6TS160A

6TS160CA

160.0

1

178.0

197.0

1

259.0

2.32

6TS170A

6TS170CA

170.0

1

189.0

209.0

1

275.0

2.19

6TS180A

6TS180CA

180.0

1

201.0

222.0

1

292.0

2.06

6TS190A

6TS190CA

190.0

1

209.0

233.0

1

308.0

1.96

6TS200A

6TS200CA

200.0

1

224.0

247.0

1

324.0

1.86

6TS210A

6TS210CA

210.0

1

237.0

263.0

1

340.0

1.79

6TS220A

6TS220CA

220.0

1

246.0

272.0

1

356.0

1.69

6TS250A

6TS250CA

250.0

1

279.0

309.0

1

405.0

1.49

6TS300A

6TS300CA

300.0

1

335.0

371.0

1

486.0

1.24

6TS350A

6TS350CA

350.0

1

391.0

432.0

1

567.0

1.06

6TS400A

6TS400CA

400.0

1

447.0

494.0

1

648.0

0.93

6TS440A

6TS440CA

440.0

1

492.0

543.0

1

713.0

0.85

在本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基于块匹配的全景图像拼接技术,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领域的技术。在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的背景下,这种方法的实现与整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们能够提升图像处理的效率和精度。下面,我们将会详细阐述相关知识点。 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全景图像拼接。全景图像拼接是一种将多张有限视角的图像合并成一个宽视角或全方位视角图像的技术,常用于虚拟现实、地图制作、监控系统等领域。通过拼接,我们可以获得更广阔的视野,捕捉到单个图像无法覆盖的细节。 块匹配是全景图像拼接中的核心步骤,其目的是寻找两张图片中对应区域的最佳匹配。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过程: 1. **图像预处理**:图像的预处理包括灰度化、直方图均衡化、降噪等操作,以提高图像质量,使匹配更加准确。 2. **特征提取**:在每张图像上选择特定区域(块)并计算其特征,如灰度共生矩阵、SIFT(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URF(加速稳健特征)等,这些特征应具备旋转、缩放和光照不变性。 3. **块匹配**:对于每一张图像的每个块,计算与另一张图像所有块之间的相似度,如欧氏距离、归一化互信息等。找到最相似的块作为匹配对。 4. **几何变换估计**:根据匹配对确定对应的几何关系,例如仿射变换、透视变换等,以描述两张图像之间的相对位置。 5. **图像融合**:利用估计的几何变换,对图像进行融合,消除重叠区域的不一致性和缝隙,生成全景图像。 在MATLAB环境中实现这一过程,可以利用其强大的图像处理工具箱,包括图像读取、处理、特征检测和匹配、几何变换等功能。此外,MATLAB还支持编程和脚本,方便算法的调试和优化。 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在此处的角色主要是改进匹配过程和图像融合。例如,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学习到更具鲁棒性的特征表示,增强匹配的准确性。同,深度学习方法也可以用于像素级别的图像融合,减少拼接的失真和不连续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挑战,比如光照变化、遮挡、动态物体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匹配效果。因此,往往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技术,如多视图几何、稀疏重建等,来提高拼接的稳定性和质量。 基于块匹配的全景图像拼接是通过匹配和融合多张图像来创建全景视图的过程。在MATLAB中实现这一技术,可以结合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的先进方法,提升匹配精度和图像融合质量。通过对压缩包中的代码和数据进行学习,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技术,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