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Pyecharts天气预报可视化!

本文使用Python爬虫获取中华万年历API的天气数据,结合Pyecharts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全国主要城市及西北五省的气温分布,帮助读者了解实时天气情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今天是9月4日了,离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只剩下一周的时间了,提前祝大家中秋佳节快乐,另外可怕的是好像自己的觉都没有睡醒,而2019年就悄悄的只剩下三分之一了,即将进入的Q4季度,相比刚刚过去的炎炎夏日,秋天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不仅庄稼收获满满,气温也是非常凉爽的,对于小编所在的宁夏地区来说,秋天的早晚温差还是很大,今天利用Python爬虫技术+Pyecharts可视化工具为大家呈现西北主要城市最近五天内的天气预报,只有了解了天气,再也不用担心妈妈喊你穿秋裤啦~~~

Python资源共享群:626017123

 

01

 

天气预报数据靠不靠谱儿?

 

数据来源:中华万年历API

抓包中华万年历得到的接口(JSON):

① 通过城市名字获得天气数据,得到一个json数据:

http://wthrcdn.etouch.cn/weather_mini?city=北京

② 通过城市ID获得天气数据,得到一个json数据:

http://wthrcdn.etouch.cn/weather_mini?citykey=101010100

上述两种方式都是可以的。

小编特地对比了一下,从中华万年历获取到的天气数据和中国天气网(www.weather.com.cn)获得的天气数据是一致的。

数据样例如下:

 

 

 

 

 

该json数据中包含了城市昨天的天气数据、当天的天气数据以及未来四天的天气数据,数据详情包括:日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向、风力以及天气,那么按照城市解析这个json数据串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数据了。

02

想偷懒?数据整理+清洗少不了

 

因全国城市太多,所以小编只整理了主要城市(省会+主要地级市)的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基于Python天气预报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使用Flask和HTML。首先,我需要明确这个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实现步骤。 首先,系统应该包含数据获取的部分。可能用户需要知道从哪里获取数据,比如公开的天气API,比如OpenWeatherMap或者和风天气。这部分需要考虑API的调用方法,数据格式(JSON),以及如何用Python处理这些数据。可能需要用到requests库来发送HTTP求,获取数据后解析成结构化的格式,比如Pandas的DataFrame。 接下来是数据处理。用户可能需要清洗数据,处理缺失值,转换时间戳,或者计算一些统计指标。这里可能需要用到Pandas和NumPy库。比如,将温度从开尔文转换为摄氏度,或者处理风速的单位转换。同时,可能需要对数据进行聚合,比如按城市、日期进行分组统计,为后续的可视化做准备。 然后是数据可视化部分。Python有很多可视化库,比如Matplotlib、Seaborn、Plotly。考虑到Web展示,可能需要生成静态图片或者交互式图表。Plotly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支持生成交互式图表,并且可以嵌入到HTML中。此外,如果使用Bokeh或者Pyecharts,也可能有类似的效果。需要将生成的图表保存为HTML文件,或者在Flask中直接渲染。 接下来是Web框架Flask的整合。需要设计路由,处理前端求,比如用户选择城市、时间范围,提交表单后,后端处理参数,获取数据,生成可视化结果,并传递给前端模板。Flask的Jinja2模板引擎可以用于动态生成HTML页面,将数据传递给前端展示。可能需要设置不同的路由,比如首页、数据展示页、关于页等。 前端部分使用HTML/CSS/JavaScript。需要考虑页面的布局,比如使用Bootstrap来快速搭建响应式页面。图表可能需要使用JavaScript库,比如ECharts或Plotly.js,这样可以在前端动态渲染图表,减少后端生成图片的开销。或者,后端生成图表后,将图表数据以JSON格式传递到前端,再由JavaScript库渲染。需要处理用户交互,比如下拉菜单选择城市,日期选择器,然后通过AJAX向后端发送求,更新图表而不刷新页面。 数据存储方面,可能需要缓存天气数据,避免频繁调用API。可以使用SQLite、MySQL或者Redis来存储历史数据,提高响应速度。每次用户求时,先检查本地数据库是否有最新数据,如果没有再调用API获取,并更新数据库。这部分需要考虑数据库的设计,表结构,以及如何在Flask中使用ORM比如SQLAlchemy来操作数据库。 系统的架构大致分为三层:数据层(获取和存储数据)、业务逻辑层(处理数据和生成可视化)、展示层(Flask和前端)。需要确保各层之间的数据流动顺畅,比如数据获取后存储,处理后的数据传递给可视化模块,生成图表后传递给前端展示。 安全性方面,需要注意API密钥的管理,不要在代码中硬编码,而是使用环境变量或者配置文件。同时,防止SQL注入等攻击,确保用户输入的数据经过验证和清理。 错误处理也是需要考虑的,比如API调用失败时的重试机制,数据库连接异常的处理,用户输入无效数据时的友好提示等。Flask的错误处理装饰器可以用来捕获异常,返回自定义的错误页面。 最后,部署方面,可能需要使用Gunicorn或者Nginx+uWSGI来部署Flask应用,考虑服务器配置和性能优化。同时,静态文件和缓存策略也需要配置,以提高访问速度。 总结下来,这个系统需要整合数据获取、处理、可视化、Web框架和前端展示,涉及多个Python库和前端技术。需要分模块开发,逐步集成测试,确保各部分协同工作。</think>基于Python天气预报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Flask+HTML)的实现可分为以下核心模块和技术要点: $$系统架构 = 前端(HTML) + 后端(Flask) + 数据源(API)$$ 一、技术栈组成 $$技术栈 = \begin{cases} Flask框架 & 后端服务 \\ ECharts/Plotly & 数据可视化 \\ Requests库 & API数据获取 \\ Pandas & 数据清洗处理 \\ Bootstrap & 前端UI框架 \end{cases}$$ 二、实现步骤分解 1. **数据获取层** - 使用`requests`库调用天气API(推荐和风天气/OpenWeatherMap) ```python import requests API_URL = "https://api.openweathermap.org/data/2.5/forecast" def fetch_weather(city): params = { 'q': city, 'appid': 'your_api_key', 'units': 'metric' } response = requests.get(API_URL, params=params) return response.json() ``` 2. **数据处理层** - 使用Pandas进行数据标准化 ```python def process_data(raw_data): df = pd.DataFrame(raw_data['list']) df['dt_txt'] = pd.to_datetime(df['dt_txt']) df['temp'] = df['main'].apply(lambda x: x['temp']) return df[['dt_txt', 'temp', 'humidity', 'wind.speed']] ``` 3. **可视化生成层** - 生成ECharts配置(示例展示温度变化折线图) ```python def generate_temp_chart(data): options = { 'xAxis': {'type': 'category', 'data': data['dates']}, 'yAxis': {'type': 'value'}, 'series': [{ 'data': data['temps'], 'type': 'line', 'smooth': True }] } return options ``` 4. **Flask服务层** - 路由配置示例 ```python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nder_template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weather/<city>') def show_weather(city): raw_data = fetch_weather(city) clean_data = process_data(raw_data) chart_options = generate_temp_chart(clean_data) return render_template('dashboard.html', chart_options=chart_options, city=city) ``` 5. **前端展示层** ```html <!-- templates/dashboard.html --> <div class="container"> <h2>{{ city }}天气预报</h2> <div id="chart" style="width:800px;height:400px;"></div> </div> <script> var chart = echarts.init(document.getElementById('chart')); chart.setOption({{ chart_options|tojson }}); </script> ``` 三、系统优化策略 1. **缓存机制** $$缓存策略 = 内存缓存(Redis) + 本地缓存(SQLite)$$ 2. **异步加载** ```javascript // AJAX动态更新图表 function reloadChart(city) { fetch(`/weather/${city}`) .then(response => response.json()) .then(data => chart.setOption(data)); } ``` 3. **交互增强** - 添加日期选择器 - 多城市对比功能 - 气象要素切换(温度/湿度/风速) 四、部署方案 $$部署架构 = Nginx反向代理 + Gunicorn WSGI服务 + 云服务器(Docker容器化)$$ 典型技术挑战: 1. 跨域求处理(CORS配置) 2. 大数据量渲染性能优化 3. API调用频率限制 4. 移动端自适应显示 建议扩展功能: - 气象预警推送 - 历史数据对比分析 - 空气质量可视化 - 机器学习预测模块 该系统通过整合气象数据获取、清洗处理、可视化呈现和Web交互,构建了完整的数据分析闭环,适用于智慧城市、出行规划等应用场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