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值
Python2 中没有布尔值,直接用数字 0 表示 False,用数字 1 表示 True。
Python3 中,把 True 和 False 定义成了关键字,但他们的本质还是 1 和 0,甚至可以和数字相加。
>>> a = True
>>> b = 3
>>> a+b
4
>>> bool(3)
True
>>> bool()
False
比较运算符
运算符 | 描述 |
---|---|
== | 等于 (区分:“=”的含义是“赋值”,) |
!= | 不等于 |
> | 大于 |
< | 小于 |
>= | 大于等于 |
<= | 小于等于 |
逻辑运算符
运算符 | 格式 | 计算逻辑 |
---|---|---|
or 或 | x or y | x 为 true,则不计算 y,直接返回 true;x 为 false,则返回 y |
and 且 | x and y | x 为 true,则返回 y 的值;x 为 false,则不计算 y,直接返回 false |
not 非 | not x | x 为 true,返回 false;x 为 false,返回 true |
>>> a = True #True和False首字母要大写
>>> b = False
>>> a or b
True
>>> a or 10/0
True
>>> 10/0 or a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18>", line 1, in <module>
10/0 or a
ZeroDivisionError: division by zero
>>> #后两节,很好的阐释了or的计算逻辑
>>> a = True
>>> b = False
>>> a and 30
30
>>> 30 and a #非空即true
True
>>> b and 30
False
>>> 30 and b
False
>>> a = True
>>> b = False
>>> not a
False
>>> not b
True
同一运算符
运算符 | 描述 |
---|---|
is | is 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同一个对象 |
is not | is not 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不同对象 |
is 与 == 区别:
is 用于判断两个变量引用对象是否为同一个,既比较对象的地址。
== 用于判断引用变量引用对象的值是否相等,默认调用对象的 __eq __()方法。
整数缓存问题
Python 仅仅对比较小的整数对象进行缓存(范围为[-5, 256])缓存起来,而并非是所有整数对象。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在命令行中执行,而在 Pycharm 或者保存为文件执行,结果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解释器做了一部分优化(范围是[-5,任意正整数])。
·总结
1、is 比较两个对象的 id 值是否相等,是否指向同一个内存地址;
2、== 比较的是两个对象的内容是否相等,值是否相等;
3、小整数对象[-5,256]在全局解释器范围内被放入缓存供重复使用;
4、is 运算符比 == 效率高,在变量和 None 进行比较时,应该使用 is。
>>> a = 1000 #1000不在全局解释器的缓存区间内
>>> b = 1000
>>> a == b
True
>>> a is b #易错点:保存为文件之后,输出结果为True
False
>>> id(a)
46764560
>>> id(b)
46765216
>>> c = 10 #10在全局解释器的缓存区间内
>>> d = 10
>>> c is d
True
>>> id(c)
1388831648
>>> id(d)
138883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