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发布的报告,2024年全球3D打印陶瓷市场规模已达到9720万美元,预计在2025–2030年期间将以25.7%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增长。分区域来看,美国依旧引领北美市场,而亚太地区表现抢眼。其中,中国市场在亚太区域内居于主导地位,这得益于中国在研发方面的大力投入,尤其是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
3D打印陶瓷市场规模和趋势
国外用户购买中国陶瓷3D打印机
回顾十年前,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陶瓷3D打印设备与浆料配方方面高度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几乎被海外企业垄断。
近年来,国家在高科技领域不断推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推出减少对进口的依赖的“国产替代”政策,催生出一批像深圳奇遇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本土厂商的崛起。如今,奇遇科技凭借自主研发的陶瓷打印设备与配套浆料,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为中国乃至全球陶瓷增材制造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和应用方案。
奇遇科技售后团队为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线上线下设备培训
作为陶瓷3D打印解决方案供应商,奇遇科技组建了以海内外博士为技术核心的研发团队,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突破,提供从材料研发、打印设备、打印服务到烧结工艺的完整解决方案,不仅与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顶尖高校科研机构达成深度合作,更与像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等国外重点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将自研的DLP陶瓷3D打印设备卖到了国外。
国产DLP陶瓷3D打印设备出口,是技术突破的体现,更是陶瓷3D打印行业产业链全球地位重塑的重要信号。据了解,与奇遇科技合作的国外重点大学对多家陶瓷3D打印品牌进行了长时间的调研,像新加坡国立大学就分别从浆料调配、打印精度、打印效率、烧结工艺等多个维度,要求品牌方邮寄微米级和纳米级的材料作为打印测试,进行了多轮考察。
奇遇科技能在层层筛选中脱颖而出,得益于企业多年来深耕技术以及持续创新。在国外企业将设备核心技术封锁且通过封闭式材料体系形成技术护城河的背景下,奇遇科技走上了陶瓷3D打印领域的自研之路,十年积淀,奇遇科技成功在陶瓷3D打印设备、陶瓷材料以及烧结工艺等方向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市场端获得广泛认可。
多类型设备
满足科学研究到工业生产需求
奇遇科技为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研发了多款陶瓷3D打印装备:
1.三大系列七款机型,全场景适配;
2.工业级效率:超高速打印达700层/小时(氧化铝浆料约1400cm³/h),满足连续生产需求;
3.超稳成型:自研正置成型技术 + 双刮刀循环系统,极大提升了先进陶瓷打印成功率,加快研发进程;
4.材料无界:最高支持100Pa·s高粘度浆料,满足更多的材料研发需求;
5.精密可控:最高光学精度可达25μm,适配精密模具、航空航天等微结构需求。
工业级设备打印效率示意图
打印效率案例展示
4种9类陶瓷浆料:材料矩阵非常丰富
目前奇遇科技标准化材料有氧化铝、氧化锆、碳化硅和羟基磷灰石,光固化树脂。博士研发团队经过上万种配方测试,成功研发出4种9类陶瓷浆料,可满足打印不同尺寸、不同精度要求的陶瓷样品,打印成功率高,收缩率可控。已验证的光固化个性化定制材料超30种(如下表),并成功助力客户在医疗、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实现研发技术突破。
奇遇科技的标准化材料
部分已验证的光固化材料
精密烧结工艺
保障陶瓷件力学性能优异
烧结直接影响到打印件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验,奇遇科技成功优化了3D打印陶瓷的烧结温度、气氛和时间等关键参数,开发了超过10种针对不同陶瓷材料的烧结工艺。这些工艺涵盖氧化铝、氧化锆、碳化硅、羟基磷灰石、锆钛酸铅等材料,大大提高了烧结成功率。目前,氧化铝最大可打印且烧结不开裂的实心样品尺寸为:φ20*80mm与φ40*40mm,充分体现奇遇科技DLP光固化陶瓷3D打印在大尺寸厚件方面的烧结实力。
氧化铝实心圆柱(已烧结)
END
随着全球增材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陶瓷3D打印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预测,2032年全球陶瓷3D打印市场规模预计达38685万美元,中国则是其中的关键增长点。奇遇科技等本土企业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在陶瓷3D打印领域逐渐打破技术封锁,行业格局正被重塑。这一进程不仅意味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更代表着中国在全球陶瓷3D打印产业链中的崛起。
欢迎转发
千人行业专家交流Q群:248112776
延伸阅读:
1.重磅!金石三维战略牵手上市公司汇纳科技,打造“3D打印+AI+算力”生态布局
4.高性能复材3D打印新突破:连续碳纤维高密度3D路径生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