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上说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是amps高级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是模拟制式的频分全双工技术,用一对频率分别提供上行下行信道。蜂窝网络可以实现频率复用。书上介绍的很少,网上也没搜到多的信息。
想详细了解一下关于1G网络的前因后果。
基于什么样的历史条件,技术条件,什么样的需求等等诞生了1G网络。关键:amps是具体怎么实现移动通信的,以及后续又基于怎样的需求暴露出什么样的缺点,被淘汰掉了。
提前感谢各位不吝赐教🙏!

Amps 第一代网络 详解
- 写回答
- 好问题 0 提建议
- 关注问题
- 邀请回答
-
2条回答 默认 最新
关注
1G网络的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具体来说,美国在1983年部署了第一套商业化的1G网络,即AMPS。
诞生1G网络的条件与需求:- 历史条件:
(1)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逐渐增加。传统的有线电话无法满足人们随时随地通话的需求。
(2) 进一步的电信自由化和市场化改革促进了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 - 技术条件:
(1) 1G网络采用的是模拟制式的频分全双工技术,即利用频带资源将通信频段分为上行和下行频段进行数据传输。
(2)AMPS采用了频率复用技术,将通信频段划分为小区(蜂窝),并使用了动态频率分配和动态功率控制等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 需求:
移动通信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用户对语音通信的基本需求,推动了1G网络的发展。人们期望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通信和语音通话。
AMPS作为第一代移动通信标准,虽然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缺点,导致其后被淘汰:
- 容量有限:由于模拟制式技术和频率复用限制,AMPS系统容量有限,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
- 电信资源浪费:AMPS采用模拟制式,导致信号质量不稳定,容易受到干扰。同时,电信资源在通话过程中始终被占用,无法灵活地进行资源调度和利用。
- 数据传输能力较弱:AMPS主要用于语音通信,对于数据传输的支持相对较弱,无法满足后续移动通信中更加复杂的数据需求。
本回答被题主选为最佳回答 , 对您是否有帮助呢?解决 无用评论 打赏 举报- 历史条件: